民生史观

作品数:48被引量: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刘学照黄敏兰马德坤卞清霞姜纪垒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黑龙江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西部学刊》《开放时代》《东岳论丛》更多>>
相关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1928-1930年间国共民生史观与唯物史观之争
《民国档案》2023年第4期83-90,共8页郭英夫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之后,国共两党进行了关于历史观的论争。国民党为了对抗唯物史观,构建了民生史观的理论体系,并试图以这个体系批判打倒唯物史观。面对国民党理论上的攻击、政治上的打压,中国共产党人一面批判民生史观,一面发起新社...
关键词:唯物史观 民生史观 史观论争 
孙中山的民生史观及其局限性刍议被引量:1
《西部学刊》2023年第3期38-41,共4页粟凯 庞楠 姚思泉 
孙中山的民生史观有着丰厚的哲学基础,是在继承传统中国哲学宇宙论、认识论的基础上,结合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提出的理论,强调民生是“历史的重心”和“社会进化的动力”。虽然站在现在的角度看,孙中山的民生史观或多或少地有着一些局限性...
关键词:孙中山 哲学基础 民生史观 局限性 
中国先哲契合唯物史观基本前提的睿智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9年第2期114-123,共10页孙寿涛 周德丰 
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专项支持.
在中国历代先哲创造并积累的中华优秀文化精髓中,蕴含丰富的契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前提的睿智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社会存在及其作用两个方面的创见:一是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特别是社会经济因素的重视,这既包括中国古代悠久的重视...
关键词:唯物史观基因 义—利 唯食史观 民生史观 
新中国70年来的中国古代史研究
《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12期94-96,共3页戴逸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逐步推进,历史学科包括中国古代史研究在内,也厚积薄发,成果宏富。唯物史观引领学术方向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早在五四运动以前就开始了,但在民国时期的历史研究中,还只是其中一个派别,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史...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研究 文化史观 厚积薄发 民生史观 五四运动 唯物史观 民国时期 逐步推进 
宋庆龄历史观的几个问题
《东岳论丛》2014年第9期60-66,共7页吕明灼 
一个人的历史观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且与其政治观分不开。宋庆龄的历史观与她由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特别是对其民生主义的认识与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对宋庆龄历史观中的三个关节问题——对唯物史观、民生史观的...
关键词:唯物史观 民生史观 孔子儒学 
大同、民生主义:近代和谐观的历史启示
《月读》2014年第7期21-23,共3页
近代以来,以康有为和孙中山为代表的思想先驱,分别创建了'大同理想'和'民生主义'这两个和谐社会观,并将其运用到了政治实践中。二人创建和谐社会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探索国家出路,建立理想的和谐社会。具体而言。
关键词:民生主义 孙中山 康有为 和谐社会观 民生史观 历史启示 和谐观 
近代中国国民党群体本位法律思想简论——兼与西方社会法学比较
《法律史评论》2014年第1期41-48,共8页李文军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本位与私权保护”,11SB029
一、群体本位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近代中国自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以后,为了挽救危亡,各派政治力量皆力主仿效西方变法图强,为此形成了种种法律设想。其中,国民党的群体本位法律思想肇始于孙中山,并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得到实践,从而...
关键词:法律思想 中国国民党 群体本位 近代中国 社会法学 西方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民生史观 
政治趋迎与学术为用:黄文山历史观的“文化学”阐释
《人文杂志》2013年第6期91-95,共5页赵立彬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学驱动与本土需求:民国时期的文化学学科构建研究"(项目号:08BZS034);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近代中国的知识和制度转型"(项目号:05JZD00011)子项目"文化学在近代中国的倡导和命运"之阶段性成果
作为一名国民党党派学者,黄文山以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理论为主要学术资源,从"文化学"的视角来阐释"史则"与"史观",论证"民生史观"为最高的历史法则。黄文山历史观的"文化学"阐释,充分反映了国民党党派学者在意识形态建构过程中以学...
关键词:黄文山 历史法则 民生史观 文化学 
论徐文珊的治史特色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24-29,共6页尤学工 
徐文珊是民国时期的一个普通史家,他的经历则是民国史学的一个缩影。他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为圭臬,综合唯物、唯心二家之长,阐释了民生史观的基本内涵与意义,反映了当时史学思想领域的基本格局。他主张以学为用的史学价值观,强调治史当...
关键词:徐文珊 民生史观 史学价值观 历史教育 
论孙中山民生史观形成的三个维度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1期27-31,共5页李成保 姜纪垒 
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双重际遇下,我们重新探究孙中山民生史观得以形成的三个维度:理论渊源、理论自觉和哲学基础,认真考量它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接合,从而祛除历史的遮蔽和"否定"的迂回;这从源头上梳理的三个方面,有利于破...
关键词:民生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 理论渊源 理论自觉 哲学基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