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利己主义

作品数:82被引量:7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立新王真杨云若余伟民周庆智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学院湘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印关系中的尼赫鲁
《文史精华》2019年第24期47-51,共5页杨川 
中国和印度在20世纪50年代的双边关系往往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印度早期主要领导人尼赫鲁总理的民族利己主义立场是影响中印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立场有一个或明或暗的演变过程。具体来讲,就是尼赫鲁在处理对华关系的过程中...
关键词:民族利己主义 中印关系 对华关系 尼赫鲁 双边关系 利益观 演变进程 复杂因素 
苏联专家在中国工作的情况及思考——基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的文本阅读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1期69-72,共4页姚岱虹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专项)"党的十九大精神全方位融入高校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研究"(2018JKSJD91);2018年广东财经大学党建研究课题"严格规范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研究"(2018DJXMSJ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从1949年到1960年间,苏联专家陆续到中国进行支援性工作,他们来华工作人数呈现阶段性、工作范围广泛性、影响深远性等特点,这段历史折射了中苏关系的曲折变化。通过阐述苏联专家在华工作这段历史特点以及这期间中苏双方各自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 苏联专家 民族利己主义 国际主义 
尼赫鲁的外交立场对20世纪50年代中印关系的影响被引量:1
《文史天地》2018年第12期88-92,共5页杨川 
中国和印度在20世纪50年代的双边关系往往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印度早期主要领导人尼赫鲁总理的民族利己主义立场是影响中印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立场有一个或明或暗的演变过程。具体来讲,就是尼赫鲁在处理对华关系的过程...
关键词:中印关系 50年代 20世纪 尼赫鲁 外交立场 民族利己主义 对华关系 双边关系 
二战后日本认罪为什么这么难——“明治维新”课堂实录片段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年第9X期67-69,共3页段小雅 
在讲到人教版历史选修2'明治维新'时,孩子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德国和日本都是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后崛起的,二者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策源地,都是战败国,但为什么战后认罪态度却截然不同?我启发学生:一要了解两国...
关键词:课堂实录 日本侵华 武士道精神 军国主义 民族利己主义 思想渊源 二战期间 近代天皇制 教师评价 明治维新 战后日本 
从历史记忆中获取经验和教训——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今天的意义
《现代教学》2015年第15期23-26,共4页余伟民 
主持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二战的经验和教训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普遍性意义。二战结束后,人类社会仍然面对着新的“普遍性威胁”,人类仍需要警惕极端主义,抵制缺失正义底线的民族利己主义,所以应该遵循国际主义伦理原则,维护人...
关键词:历史记忆 第二次世界大战 意义 经验 人类社会 民族利己主义 极端主义 伦理原则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抗日战争
《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4期4-6,共3页杜运泉 高苑敏 
十年前,笔者曾就二战教训的当代意义撰文,讨论促发战争的两个主要因素:进攻性极端(民族)主义和防御性民族利己主义。指出:战前,当极端主义孳生的法西斯侵略者对世界各国构成威胁时,民族利己主义孳生的绥靖政策和孤立自保行为姑息、...
关键词:中国抗日战争 反法西斯联盟 人类整体利益 国际视野 意义 当代 二战 民族利己主义 
爱国主义是民族利己主义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7期38-41,共4页权麟春 
爱国就是爱自己的同胞,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灿烂的文化,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民族的尊严和利益。爱国主义是对民族和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具有巨大感召力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对国家的爱,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民族...
关键词: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 利己主义 
二战时期围绕挪威战争英瑞双方的战略分歧及原因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83-87,共5页唐方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鉴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重要的战略地位,英国意欲将其纳入英国的作战系统,以达到分担盟国西线战场的压力和增加英国本土国防安全系数的目的。取得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实力最强的瑞典的合作,是英国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斯堪的纳维亚 战略分歧 挪威战争 民族利己主义 
论西方思潮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形成的影响及其后果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1-6,共6页李萍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项目号:11JHQ043)中期成果
在西方思潮影响下所形成的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在追求"民族大义"的口号下一方面联络了民众,促成了民族国家的成型,另一方面却包含了民族利己主义、排外主义的因子。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虽然有爱国主义的积极内容,但因它并非建立在普遍理性...
关键词:社会达尔文主义 实用主义 合理利己主义 民族利己主义 
列宁论述民族主义问题的特点及其启示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2012年第1期17-25,共9页詹真荣 
十月革命前,列宁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主义;十月革命后,列宁主张要区别大民族的民族主义与小民族的民族主义,区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与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主张把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作为斗争的重点。列宁关于反对民族主义的理论...
关键词:列宁 民族主义 大俄罗斯沙文主义 民族利己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