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练套路

作品数:36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丁传伟唐文兵张长思王继生林凯明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体育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体育文化导刊》《少林与太极》《武术研究》《拳击与格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华武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武术对练套路的功能和学练注意事项
《中华武术》2012年第5期78-79,共2页李洁 王羽辰 
武术对练套路是武术套路的一种,是以攻防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预先编排好的套路形式来展现两人或两人以上搏斗情景的假设性对抗练习。
关键词:武术套路 武术对练 功能 技击动作 对抗练习 攻防 搏斗 
八极“对打”练不了技击
《中华武术》2002年第12期44-44,共1页韩起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请各位同道指证。
关键词:八极拳 对练套路 技击技术 武术学问 套路演练 
形意拳与心意拳的渊源被引量:2
《中华武术》1996年第9期22-24,3,共4页王文清 
关于形意拳与心意拳的关系,有人说是“一字之差”所至,也有人说是郭维汉改“心”为“形”,而更多的学者认为是李老农后始有形意拳之说。为此,山西王文清先生借助有关资料,对“形意拳”与“心意拳”
关键词:心意拳 六合拳 形意拳 对练套路 渊源关系 “形” “心” 山西太谷 门人弟子 拳谱 
体悟——习武开窍的钥匙被引量:1
《中华武术》1995年第12期26-26,共1页陈立新 
习武之要莫过于修心炼志。心者,灵性;志者,毅力。非慧难以有悟,非恒无以成学。武术习至一定程度,仅靠苦练是远远不够的,流汗的同时,须辅之以用心,那就是——体悟。 所谓体悟,即指习练者对某一拳种功理、功法、要领精微之处的理解和揣摩...
关键词:体悟 顺向式 潜意识 太极推手 拳种 远不够 对练套路 基本特性 背道而行 散手训练 
首届国际形意拳交流大会闭幕
《中华武术》1995年第10期45-45,共1页李成银 
本刊河北深州消息 由河北省深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国际形意拳交流大会”于1995年8月26日至29日在深州市体育场圆满结束。 来自国内外的83支代表队、共827名运动员表演交流了2774项形意拳术、器械的单练和对练套路。会议期间召开了...
关键词:形意 运动员 对练套路 市人民政府 理论研讨会 圆满结束 体育场 代表队 会议期间 河北省 
弹腿名称由来及内容
《中华武术》1995年第9期48-48,共1页蔡宝忠 谢晓菊 
弹腿,也称为“潭腿”或“谭腿”。它是一种以屈伸性腿法为主,结合手型手法、步型步法编组成的基础拳术。自古以来,由于此拳术动作简单实用,易学易练,得以广泛流传。但因不同年代和地域传授的差异性,使弹腿名称说法不一,造成习武者,特别...
关键词:弹腿 沈阳体育学院 不同年代 编组成 广泛流传 腿法 对练套路 差异性 实战运用 套路练习 
《太极拳推手对练套路》教学录像片问世
《中华武术》1994年第5期26-26,共1页杭晨 
为推动太极拳推手运动的普及与提高,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组织有关太极拳名家,共同研究、创编了《太极拳推手对练套路》,并与北京武术院联合摄制成教学录像片。 这个推手对练套路是以王宗岳《太极拳论》为理论根据,在传统...
关键词:对练 太极拳推手 太极拳论 王宗岳 中国武术协会 技击性 普及与提高 动作结构 健身性 神形兼备 
太极拳推手对练套路
《中华武术》1994年第1期8-14,共7页门惠丰 钱源泽 马忠轩 
第十一组 托肘挤靠 1.甲挤靠,乙托肘 (1)乙重心移至左脚,身体右转,右脚提起,同时左手向右托推甲右上臂;甲随势身体向左转,左脚提起(图259)。 (2)乙右脚向前上步,左手向前托推甲右上臂;甲顺势左脚向前上步;同时双方向前连续行走7步,第7...
关键词:对练 太极拳推手 右上臂 右转 上步 托肘 步甲 抱拳礼 向左转 后撤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