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时期

作品数:432被引量:42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晓光史少博徐静波陈月娥刘家鑫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许晓光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明治日本思想界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日本近代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前奏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第3期117-129,共13页许晓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SS040);四川师范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重点项目(GJYB2021015)。
日本明治时期,在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劳动者的处境却日益恶化。日本思想界针对这种状况,各类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皆表现出对劳动者处境的深切人文关怀。他们愤怒声讨社会上的资本家和地主对劳动者的残酷剥削和非人道压迫,也谴责...
关键词:明治时期 日本 劳动者 人文关怀 社会主义 
日本明治时期的私有财产权观念被引量:1
《世界历史》2020年第3期13-30,144,共19页许晓光 
四川省区域与国别重点研究基地日本研究中心项目“日本近代的私有财产权观念研究”(项目编号:2018ryw001)的结项成果。
日本明治时期,在吸收了近世日本町人的经营私利正当之观念的基础上,受西方思想影响,私有财产权观念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启蒙思想家和民权理论家们冲破了千年以来以私利为“恶”的传统观念,充分阐述人民获取私人利益和拥有私人财产的正当...
关键词:日本史 明治时期 私有财产权观念 正当性 所有权 
民族扩张理论与明治时期日本思想界
《历史研究》2019年第3期135-151,192,共18页许晓光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本近代民族主义的复杂性研究”(SC17B082)的阶段性成果
明治时期日本思想界为了论证民族扩张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宣扬了一整套理论。该理论起源于西方传入日本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弱肉强食”思想。从这种思想出发,根据本国在亚洲文明程度的领先状况,日本思想界提出“文明征服野蛮”的理论,认...
关键词:日本 民族扩张 甲午战争 抗日战争 社会进化论 
经济发展与劳动者处境恶化——日本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内在社会根源被引量: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142-151,共10页许晓光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日本近代社会主义观念产生的内外因素的研究"(18YJA77019)结项成果之一
明治维新后,随着日本新政府"殖产兴业"政策的大力推行,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劳动者的待遇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相应提高,处境并未相应改善,反而呈现待遇越来越差、处境越来越恶化的趋势,煤矿、铜矿、纺织等行业工人...
关键词:日本 明治时期 经济发展 劳动者处境 社会主义思想 
论日本明治时期的民族平等意识及其变异被引量:1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1期187-198,224,共13页许晓光 
四川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SC17B082)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被迫打开国门,感受到欧美列强不平等压迫的社会各阶层,由忧国意识产生了民族平等意识。日本思想界在国际关系认识上明确提出了民族之间应当平等的政治主张,在强烈要求与欧美列强地位平等的同时,也出现了平等对待亚洲...
关键词:明治时期 日本 民族平等意识 亚洲联合 
日本明治前期的立宪主义思想争鸣被引量:7
《世界历史》2015年第1期91-103,159,共13页许晓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日本明治时期社会思潮及其历史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11XSS001)的阶段性成果;四川省区域和国别重点研究基地日本研究中心年度科研项目<日本近代对国家体制的认知及思想论争>的终端成果之一
日本明治前期立宪主义思潮逐渐流行之后,面临必须召开国会和制定宪法的政治局势,社会上围绕有关立宪的诸种问题展开了思想争鸣。这些思想争鸣的内容包括立宪主体应当是在全日本至高无上的权威天皇,还是由人民通过选举而构成的议会;当时...
关键词:立宪主义 民选议院 人权保护 限制君权 明治时期 
论明治前期日本的近代权利观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117-124,共8页许晓光 
四川省教育厅社科重点课题"明治日本近代化政治思想研究"(川教科SA04-019)
明治维新时期,各种非传统的近代权利观念在日本社会产生并被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一方面使长期受传统封建权利观和等级观束缚的人们思想大为解放,另一方面也为新的近代化政治体制的产生作了理论准备。
关键词:明治时期 日本 近代化 权利观 基本权利 公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