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物

作品数:1615被引量:1752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兴均吕华亮易闻晓钱慧真扬之水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杨慎诗话》所释名物词探求举隅被引量:1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51-56,共6页樊莹莹 
2016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QN2016042);2015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5Y129);2014年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
《杨慎诗话》所释名物词具有重要的训诂学价值。兹运用因声求义法、以形索义法、比较互证法等多种考释方法,举例探究"簩""屏风""翠菅""筀竹""潮鸡"等十四个词语,填补《杨慎诗话》训诂学价值研究的空白,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以及《汉语大...
关键词:《杨慎诗话》 名物词 训诂 
《离骚》名物表现特点的形成机制被引量:1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4期56-61,共6页施仲贞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楚辞著述论考";项目编号:12ZWD019;南通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楚辞著述论考";项目编号:2013CNT0015;2011年南通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清代楚辞学专题研究";项目编号:11W03;南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离骚>研究";项目编号:03080563
《离骚》的名物,具有多样性、地域性、神异性、对立性、实用性五大表现特点。表面看来,这些表现特点的形成似乎具有偶然性,但实际上,却隐含着诸多必然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是由自然环境、楚地民俗、人格象征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离骚 名物 形成机制 
论《离骚》名物的表现特点
《船山学刊》2013年第4期48-54,共7页施仲贞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楚辞著述论考"(12ZWD019);南通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楚辞著述论考"(2013CNT0015);2011年南通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清代楚辞学专题研究"(11W03);南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离骚研究"(03080563)阶段成果
《离骚》的名物,大致可分为自然名物和人工名物。屈原在结撰这些名物时,并不是呆板的、随意的罗列和堆砌,而是灵活的、精心的选择和编排,以便更好地表达情意、寄托情思,从而使这些名物具有多样性、地域性、神异性、对立性、实用性五大...
关键词:离骚 名物 表现特点 
论《离骚》名物的表现特点被引量:1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40-46,共7页施仲贞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12ZWD019);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2JDXM021);2011年南通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1W03);南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03080563)
《离骚》的名物,大致可分为自然名物和人工名物。屈原在结撰这些名物时,并不是呆板的、随意的罗列和堆砌,而是灵活的、精心的选择和编排,以便更好地表达情意、寄托情思,从而使这些名物具有多样性、地域性、神异性、对立性、实用性五大...
关键词:离骚 名物 表现特点 
《离骚》名物表现手法之新论被引量:1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63-70,共8页施仲贞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0JDXM03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TQ031);南通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1W03);2011年南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在《离骚》中,屈原匠心独运地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将自然环境中的草木鸟兽与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人世间存在的真实事物与神灵间幻想的虚幻事物极其巧妙地组合在一块,从而建构出一个五光十色、摇曳多姿的名...
关键词:离骚 名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