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方论

作品数:32被引量:4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陈超姚卫峰张桥张丽沈涛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中医药》《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民间疗法》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删补名医方论》方剂出处与分类考辨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651-655,共5页陈超 刘更生 吴世彩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医藏》提要编纂项目(编号:KJS-ZHYZ-2018-014)。
《删补名医方论》系我国古代唯一一部由官方组织撰辑的方论专著,其方剂收录与分类切合实用,影响深远。自方剂出处而言,全书192首方剂,68%被收录于今日《方剂学》教材。据彭怀仁主编的《中医方剂大辞典》考辨,全书方剂出自48部医籍,以明...
关键词:《删补名医方论》 方剂 方剂出处 方剂分类 吴谦 《伤寒论》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经典名方厚朴温中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年第17期209-218,共10页刘建群 闫君 舒积成 张锐 杨瑞昆 张升林 曹天佑 杨明 
厚朴温中汤源于《内外伤辨惑论》,由厚朴(姜制),橘皮(去白),甘草(炙),草豆蔻仁,茯苓,木香和干姜7味药组成,是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治疗脾胃虚寒、心腹胀满及秋冬客寒犯胃、时作疼痛的经典名方,其行气温中、燥湿除满效果显著。该方已...
关键词:厚朴温中汤 名医方论 用法用量 化学成分 质量分析 药理毒理 临床应用 
六味汤的研究进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19年第8期00252-00253,共2页李文华 
六味汤出自清·张宗良所著《喉科指掌》,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由荆芥、防风、薄荷、僵蚕、桔梗、甘草六味组成,为治疗咽喉疾病的基础方剂。此方药少而精,药效专一,具有驱邪散风、消肿利咽的功效。临床应用范围较广,复发率...
关键词:六味汤 名医方论 用法用量 临证加减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十枣汤研究进展被引量:19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年第17期221-226,共6页李振岚 张桥 楼坚伟 郭思嘉 许倩倩 居永慧 姚卫峰 张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73599,81373972,30973940);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2016-YY-026,2010-YY-009);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ysxk-2014);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PPZY2015A070)
十枣汤始载于《伤寒杂病论》,由芫花(熬),甘遂,大戟和大枣(擘)4味药材组成,是名医张仲景治疗水结悬饮证的经典方剂。十枣汤虽然在泻水逐饮方面效果显著,但组方中有毒药味的毒性制约了其临床应用,医者多谨慎使用或不用。本文...
关键词:十枣汤 名医方论 用法用量 化学成分 药理毒理 临床应用 
《删补名医方论》学术思想探究被引量:3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年第3期309-310,共2页王三沆 沈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3CB532005)-中药方剂理论框架结构研究
笔者通过对《删补名医方论》一书进行详细研读,从方剂的选材、方名的考释、方义的注解、药引的运用等方面对其学术思想作出初步探讨,并对其学术地位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认为其学术思想对当代中医方剂学的发展仍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医宗金鉴》 《删补名医方论》 学术思想 吴谦 
补气快脾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被引量:1
《中国民间疗法》2015年第11期29-29,共1页牛清华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指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1]。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我国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困扰了广大人民群...
关键词:胃黏膜萎缩 炎症细胞浸润 饮食习惯 慢性胃炎 人民群众 删补名医方论 益气升阳 补脾益气 气滞血瘀 荔枝核 
《删补名医方论》之通脉四逆汤
《现代中医药》2013年第5期105-105,共1页王益平 
治少阴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厥阴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主之。
关键词:通脉四逆汤 医方 不恶寒 下利 外热 
《删补名医方论》之大柴胡汤
《现代中医药》2013年第5期113-113,共1页王益平 
治热结在内,心下急呕不止,郁郁微烦,柴胡证仍在者,与大柴胡汤下之。
关键词:大柴胡汤 医方 柴胡证 
《删补名医方论》之茯苓四逆汤
《现代中医药》2013年第5期127-127,共1页王益平 
伤寒厥而心下悸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关键词:茯苓四逆汤 医方 心下悸 
《删补名医方论》之序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82-82,共1页
古医方得人乃传,非人勿言,故扁鹊仓公,皆称禁方,不轻授人,诚重之也。后汉张机著伤寒杂病论,始立众方,公之天下,故建安以前苦于无方,元丰而后,虽有局方,漫无指归,不可为法。今博集金匮千金外台诸书,及王好古李果刘完素朱震...
关键词:古医方 伤寒杂病论 朱震亨 刘完素 王好古 成无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