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苏昆

作品数:68被引量:9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王晔王丙珍孟淑珍海日方征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满语研究》《大众文艺(学术版)》《音乐大观》《艺术百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间文学中的中华民族共同性——以黑龙江世居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为例被引量:4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年第1期23-28,共6页苏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北人口较少民族口头文学抢救性整理与研究”(18ZDA269)
民间文学是各民族同胞以本民族生活为“蓝本”,“就地取材”集体创造而来的口头文化遗产,凝聚着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与思想精髓。几千年来,随着中华民族逐渐凝结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民族民间文学也在“多元”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民族...
关键词:民间文学 中华民族共同性 “伊玛堪” “摩苏昆” 
鄂伦春族“摩苏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孟淑珍访谈录被引量:3
《文化遗产》2022年第2期151-158,F0002,I0001,共10页王丙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满-通古斯语族民族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6BZW18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传承人简介:孟淑珍,女,鄂伦春族,1951年7月2日生,黑河市逊克县人。她醉心于文学创作,奉献于鄂伦春族“摩苏昆”的调查、传承与研究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1956年,孟淑珍随同家人搬迁至黑河市逊克县新鄂鄂伦春民族乡,她在鄂伦春族聚居地...
关键词:代表性传承人 鄂伦春族 摩苏昆 逊克县 黑河市 民族乡 国家级 
从概念到文本:《集成》前后的“摩苏昆”被引量:2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年第5期145-149,共5页高荷红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满—通古斯语族史诗研究”(18BZW201)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鄂伦春族“摩苏昆”以“说一段,唱一段”的形式被记录下来。1986年,孟淑珍搜集、翻译、整理10篇“摩苏昆”文本刊布出版,成为多年来的基本篇目。2019年,《摩苏昆集成》收入35篇“摩苏昆”,乃目前之集大成者。近年来,...
关键词:“摩苏昆” 《摩苏昆集成》 鄂伦春族 
传承鄂伦春族史诗,铸就民族文化灵魂——鄂伦春族摩苏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莫宝凤访谈被引量:2
《中国民族博览》2020年第9期27-28,共2页王丙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满-通古斯语族民族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6BZW180);黑龙江省政府博士后资助项目“满-通古斯语民族说唱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研究”(项目编号:LBH-Z15190)阶段性成果。
鄂伦春族摩苏昆,即鄂伦春族史诗。鄂伦春语是其根基,主体的记忆和生命是其载体,狩猎生产、萨满信仰、森林生活是其文化生态语境,蕴含鄂伦春人敬畏自然、挚爱家园、勇敢坚韧、豪爽达观的民族精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莫宝凤终其一生为鄂...
关键词:鄂伦春族 史诗 生命 文化记忆 传承 
论鄂伦春“摩苏昆”的叙事抒情功能与审美文化价值被引量:1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12-15,共4页吕洋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北人口较少民族口头文学抢救性整理与研究”(课题编号:18ZDA269)
鄂伦春族民间说唱艺术“摩苏昆”是一种有说有唱的民间文学形式,含有“说一段、唱一段”“边说边唱”的说唱并存、散韵兼使的意思①。“摩苏昆”自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整理以来,便被民间文学专家学者所重视,但对其叙事抒情功能与审美文...
关键词:鄂伦春 摩苏昆 叙事功能 审美价值 
鄂伦春族摩苏昆的本体论及研究与传承的主体性构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鄂伦春族摩苏昆传承人孟淑珍访谈被引量:2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年第4期113-119,共7页王丙珍 孟淑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满—通古斯语族民族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16BZW180);黑龙江省政府博士后资助项目“满—通古斯语民族说唱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研究”(LBH-Z15190);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鄂伦春族摩苏昆的生态审美意识研究”(15ZWB04)的阶段性成果.
鄂伦春族第一代作家孟淑珍是收集、整理、命名与研究摩苏昆的第一个人。孟淑珍论述了摩苏昆的本体论,涵盖其概念、特点、起源与创作个性,介绍了摩苏昆的收集、整理、命名、翻译、研究经验和传承困境。同时,在论及主体的本质、责任、使...
关键词:鄂伦春族文学 摩苏昆 本体论 研究 传承 主体性 
满族说部与伊玛堪、摩苏昆之比较研究——从文化背景及现实处境谈起被引量:3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9期24-29,共6页邵丽坤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4CZW067)
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都属于满—通古斯语族,由于其长期生活在一个区域内,生产生活方式也有相似处,民族间关联紧密,互相影响,而且都信奉万物有灵的萨满教,所以,这几个民族在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上有许多相同和相似之处。他...
关键词:满族说部 伊玛堪 摩苏昆 比较研究 
狩猎文化视野下鄂伦春族摩苏昆的现状与保护被引量:2
《前沿》2012年第9期151-153,共3页海日 方征 冯正国 
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鄂伦春族传统狩猎文化的变迁对聚居区村民健康影响"(批准号:11BTY019)研究成果之一
摩苏昆是鄂伦春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已经被评审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狩猎文化是摩苏昆中的主要内容,记录着鄂伦春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且蕴含着独特的价值和特征。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探究了摩苏昆现状,分析了传承过...
关键词:狩猎文化 鄂伦春 摩苏昆 现状 保护 
“摩苏昆”传承状况研究被引量:4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63-68,共6页娜敏 杜坚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鄂伦春族传统狩猎文化的变迁对聚居区村民健康的影响"(11BTY019)
"摩苏昆"是鄂伦春族民间文学的经典,文化底蕴丰富,是鄂伦春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2006年,"摩苏昆"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在现代化的强烈冲击下"摩苏昆"正遭遇传承危机。通过对鄂伦春族口传文学的经典"摩苏昆"在现代...
关键词:鄂伦春族 摩苏昆 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摩苏昆为例被引量:6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1期138-140,共3页海日 方征 
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鄂伦春族传统狩猎文化的变迁对聚居区村民健康影响"(11BTY019)
摩苏昆是鄂伦春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已经被评审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等地,其唱词、唱腔独具特色,且蕴含重要价值。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对摩苏昆的状况提出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鄂伦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摩苏昆 保护 传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