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作品数:104被引量:364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庆慧石正丽黄倢陆承平朱建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表面离子共振技术筛选含有抗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活性成分的中草药研究
《农业科学》2025年第1期81-89,共9页陈浩楠 孙妍 董学旺 刘群 刘桐山 魏俊利 张丽 
南美白对虾绿色健康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项目编号:GBGG202301);基于对虾白斑综合征VP28囊膜蛋白的中药防治药物的筛选(项目编号:YK202403)。
文章采用表面离子共振技术,建立了以VP28重组蛋白为靶点的抗白斑综合征病毒药物筛选平台,并对40味中草药进行了针对VP28重组蛋白结合活性的研究。结果显示:40味中草药中有14味中草药对VP28重组蛋白有明显结合力,含有结合VP28重组蛋白的...
关键词:表面离子共振技术 白斑综合征病毒 中草药 筛选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2022年第3期96-100,共5页马超 杨莉莉 郑秋月 郑文杰 曹际娟 
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项目(2019CT09)。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可引发对虾白斑病,是一种威胁对虾生长的、复制速度极快、毒性极强的病原体,会对养虾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该病毒的感染机制极为复杂,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来干预该病的无限制发生和传播,只能早发现早防疫,...
关键词: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检测技术 研究进展 
基于GFM和GAMM模型分析对虾白斑综合征(WSSV)对黄海和东海北部水域虾类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1
《渔业科学进展》2022年第1期46-55,共10页徐婷婷 滕广亮 李英瑕 吴强 单秀娟 张庆利 金显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404503);农业农村部财政项目“黄渤海渔业资源调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20TD39);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603022020005)共同资助。
虾类是海洋生态系统功能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物量变化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在开展黄海和东海北部水域虾类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梯度随机森林模型(gradient random forest m...
关键词: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黄海和东海北部 虾类 GFM模型 GAMM模型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免疫应答研究进展被引量:3
《当代水产》2021年第9期62-63,共2页张莉 柳芹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是迄今对虾养殖业危害最大的一种病毒,它传染能力极强,致死率高,感染7~10d死亡率可达100%,不仅感对虾,淡水和海水甲壳类动物均可受次病毒侵害。在20世纪90年代白斑对虾综合征列为需要报告的严重水生动物病毒性疫病之一。
关键词:对虾养殖业 甲壳类动物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免疫应答 病毒侵害 病毒性疫病 水生动物 致死率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南美白对虾虾苗主要病原携带情况调查被引量:6
《中国动物检疫》2021年第9期29-32,39,共5页许昊川 徐胜威 王雯琼 葛明峰 王建平 江维洁 
宁波市公益类项目(202002N3034)。
为了解浙江省宁波市对虾主养区苗种虾肝肠胞虫(EHP)、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以及导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副溶血弧菌(VP)4种病原的携带情况及特点,2020年2—8月采用PCR检测方法,对象山、宁海、奉化、余姚、...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 苗种 病原检测 虾肝肠胞虫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虾血细胞虹彩病毒 副溶血弧菌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荧光RPA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临床应用被引量:3
《中国口岸科学技术》2021年第7期48-56,共9页张娜 谢艳辉 仇保丰 郑舒尹 斯泽恩 李家侨 
海关总署科技项目(2019HK038,2019HK025);湛江海关科技项目(2018GDK35)。
为缩短口岸通关检测时限,提高检测灵敏度,本研究对进出口重点监控动物疫病对虾白斑综合征建立重组酶聚合酶扩增荧光RPA方法。根据WSSV病毒基因组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探针,优化并建立荧光RPA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验证。结果显...
关键词:白斑综合征病毒 荧光RPA 方法验证 临床应用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双重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3
《水产科技情报》2020年第2期68-72,共5页张娜 黄磊 斯泽恩 
海关总署科技项目(2019HK038);广东检验检疫局科技计划项目(2015GDK04,2018GDK35)。
为了快速有效地检测养殖对虾的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建立了WSSV和IHHNV的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并以钙黄绿素荧光目测方法和电泳方法分别观察和检测结果。通过扩增序列分析发现,...
关键词: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 双重LAMP 
三疣梭子蟹C-型凝集素CTL5基因的克隆及在病原刺激下的免疫应答被引量:1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253-259,共7页阎德平 吕建建 题兴斌 张文 张云滨 宋柳 刘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76147);泰山领军人才工程高效生态农业创新类计划项目(LJNY2015002);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48);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BE2017325);青岛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17-1-1-95-jch);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603022018027)。
为明确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C-型凝集素CTL5的结构和功能,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RACE)技术克隆获得三疣梭子蟹C-型凝集素CTL5基因(PtCTL5)的cDNA全长。结果表明:PtCTL5基因全长为1026 ...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 C-型凝集素 副溶血弧菌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免疫应答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9
《渔业研究》2019年第6期478-486,共9页吴丽云 
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海洋与渔业项目(2017FJSCZY02);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产学研协同创新及科技合作项目(2016S0870);2018年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补助资金项目(FJHJF-L-2018-3);2019年福建省海洋与渔业结构调整专项(2019HYJG02);福建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9R1013-2)
根据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基因保守序列,利用PrimerExplorer V4设计合成4套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特异性引物,每套引物包含两条内引物(FIP和BIP)、两条外引物(F3和B3)和一条环引物(LF或LB)...
关键词:对虾 白斑综合征 环介导等温扩增 快速检测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wsv112互作的宿主蛋白被引量:2
《渔业科学进展》2019年第4期156-162,共7页王中一 刘庆慧 卢翠玉 黄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267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11440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47)共同资助~~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开放阅读框wsv112编码脱氧尿苷焦磷酸酶(dUTP pyrophosphatase, dUTPase)。为研究wsv112与宿主的互作关系,本研究采用酵母双杂交Gal4系统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肠道cDNA文库中筛选与wsv112互作的...
关键词: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wsv112 DUTPASE 酵母双杂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