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作

作品数:541被引量:731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永春张玉瑜李浈张十庆周学鹰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建筑与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技术在传统建筑木作技艺传承中的应用被引量:1
《建筑与文化》2024年第3期217-219,共3页陈甜甜 李国华 王利青 陈文艺 
我国传统建筑木作技艺是古代工匠的智慧结晶。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活节奏加快,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建筑营建周期的缩短,传统建筑受其自身营造难度的限制,在现代社会中发展受限。如今,传统建筑木作技艺传统的传承方式已不能适应高速...
关键词:木作技艺传承 系统的传承模式 数字技术 系统模型数据库 
浙江庆元东部匠派传统木构建筑的大木构件组织体系被引量:1
《建筑与文化》2024年第3期199-201,共3页沈楠菲 张玉瑜 
空间与构件命名体系是匠师认识与营造一栋建筑的前提。而传统木构建筑由大量木构件通过榫卯连接而成,因此工匠又建立了一套构件定位系统用以确定每个构件的位置,依此设计构件尺寸、榫卯做法,并在制作与组装时进行区分。文章通过对庆元...
关键词:中国传统木构建筑 构件定位 浙江庆元东部匠派 大木作营造技艺 
山东囤顶建筑木作营造体系研究——以泰安常庄古聚落为例
《建筑与文化》2024年第1期195-198,共4页黄晓曼 张广贺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6CWYJ11);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ZD08);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项目编号:2021BG00753)。
囤顶建筑作为山东地区传统建筑形式之一,其木作营造与传承方式的系统性研究仍有极大探索空间。常庄囤顶建筑保存完整、结构鲜明,是研究山东囤顶建筑的典型案例。文章即以常庄古聚落囤顶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口述采访和建筑实物互证,廓清...
关键词:囤顶建筑 木作 匠师 营造体系 传承方式 
基于大木作匠师/学者书写视角比较的近代传统建筑文献研究
《建筑与文化》2023年第7期223-226,共4页张亮 张玉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1108404、5167851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2018QNA4029)。
在近代,因国际间对建筑遗产保护原真性的重视,引发国人对传统营造技艺匠亡艺失危机的关注,促进部分学者和匠师将原本以经验体系传承的技艺内容转化为知识性文献,公开出版,便于传承与传播。这类文献皆以营造技艺为核心内容,然书写成果的...
关键词: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大木作技艺 书写视角比较 匠师文献 学者文献 
滇藏区民居小木作的数字化模型构建方法探析
《建筑与文化》2023年第4期213-215,共3页梁胜 袁哲 李莹 强明礼 
2020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滇藏区藏族小木作数字化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020Y0433);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艺术规划项目:云南藏族传统村落民居小木作匠艺及保护研究(项目编号:A2017YS17);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基于VR技术的滇藏区藏族传统民居数字化保护研究(项目编号:KY(YB)2022147)。
为探求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基于典型木结构建筑——滇藏区传统民居建筑小木作构件,分析其构建特点,以建模方法进行虚拟现实数字化模型构建,对该建筑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文章在分析滇藏区民居小木作构件...
关键词:民居建筑 小木作 数字化模型 建模方法 
传统建筑大木作营造技艺中构件榫卯的空间定位方法与意义——以泉州溪底派为例被引量:1
《建筑与文化》2022年第3期19-21,共3页张亮 
一栋传统木构建筑有大量形制、功能各异的构件,皆由榫卯作为结构方式组织而成。其中匠师对构件的受力主次关系以及榫卯组织方式的分析是以空间定位作为基础展开的。文章通过对泉州溪底派营造现场的实地调研,总结了当地大木作匠师的构件...
关键词:传统木构建筑 空间定位系统 泉州溪底派 构件榫卯 
山西泽州坛岭头岱庙中殿大木作营造特征研究
《建筑与文化》2022年第2期63-64,共2页杨文杰 王崇恩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晋系早期木构古建筑保护与维修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803D31048)。
山西作为我国的地上文物大省,在全国享有盛名,省内早期木结构建筑占全国的70%以上,可谓独树一帜。金代建筑作为我国早期建筑的重要部分对于我们理解宋、辽及元代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金大定木构建筑——泽州坛岭头岱庙中殿为研究...
关键词:泽州 坛岭头岱庙中殿 大木作 营造特征 
混合结构方式下苏式仿古建筑设计实践
《建筑与文化》2021年第10期243-245,共3页张盟 刘春霆 
仿古建筑设计在历史街区改造、建筑遗产保护以及中式园林建筑中十分常见。其采用的结构形式也有多种,其中混凝土结构与木结构的混合结构方式更能满足设计成本与效果的要求,该设计方式须重点解决混凝土主体、木作、瓦作、石作等各方面的...
关键词:混合结构 混凝土 木作 石作 瓦作 
大木作雕刻艺术的移动终端数字化浅析——以东阳安恬古民居为例被引量:1
《建筑与文化》2021年第5期263-265,共3页陈炜 张海东 
浙江工业大学文理学科发展基金(项目编号:GZ19781180003);浙江工业大学人文社科预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GZ19481180012)。
东阳以精湛的大木作雕刻艺术以及庞大的遗存数量闻名,文章在对安恬村进行详细的田野调查的前提下,从东阳典型大木作雕刻艺术——牛腿入手,进行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化可行性分析以及实验得出综合数字化精度与效率的方法,服务于东阳大量亟...
关键词:大木作艺术 古民居 数字化 文物保护 
晋东南宋金建筑结构特征初探被引量:2
《建筑与文化》2020年第12期84-85,共2页柴琳 
大木作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结构特征对于研究该地区宋金时期建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晋东南地区宋金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力求系统阐述宋金时期晋东南地区建筑大木作结构及用材尺度特征。
关键词:晋东南 宋金建筑 大木作 结构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