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谏

作品数:492被引量:11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韩翼刘红利韩秀阁刘生敏廖建桥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华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领导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本土化领导纳谏机制生成研究--基于对《贞观政要》的解读被引量:2
《领导科学》2020年第8期70-72,共3页李茜 
《贞观政要》集中展现了任贤纳谏的管理思想,论述了儒家仁义观、礼仪观、诚信观、忠贤观与领导纳谏的关系。领导者要提升自我纳谏内在动机,形成德行领导,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度和激励对员工纳谏进行引导,形成"谏言-纳谏"良性互动机制。
关键词:领导者 唐太宗 《贞观政要》 儒家伦理 谏言 纳谏 
如何让进谏者的善言变成被谏者的善行
《领导科学》2016年第21期25-26,共2页鲁常林 
谏,旧时指对君主、尊长的言行提出批评或劝告,现在常用“开门纳谏”“从谏如流”形容某个单位、某位领导能够广开言路、积极向群众和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就“谏”本身来说,必定有好有坏、有对有错、有忠有奸。魏征进谏成就了“开元...
关键词:进谏 善行 开元盛世 “谏” 纳谏 成就 言行 领导 
副职如何从《弟子规》中学劝谏艺术
《领导科学》2015年第12期35-35,共1页王秀波 
《弟子规》中讲道:"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原意是说,父母有了过错,要通过劝谏让他们改正,劝谏的时候要和颜悦色,声音轻柔,以示尊重。如果你的劝说父母听不进去,那就等父母高兴时再劝,声泪俱...
关键词:《弟子规》 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总支副书记 王纳谏 李世民 邹忌 诤臣 人能 中国梦 河北省委常委 
开门纳谏 态度要“诚”
《领导科学》2014年第10期47-47,共1页张喜松 
在向群众征求意见建议时,应做到“三心”,以开门纳谏的胸襟、直面问题的勇气,放下架子向群众征求意见建议。
关键词:纳谏 “诚” 态度 群众 
唐太宗纳谏抑制偏好的启示
《领导科学》2008年第11期52-53,共2页唐铁龙 
唐太宗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初期,为了实现兴国之治,鼓励大臣进谏,“以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命令五品以上官员在起草皇帝诏书的机关——中书省轮换值班,随时听从召见以便商议大事;将国家重要军政事务及五品以上官...
关键词:唐太宗 偏好 纳谏 集思广益 李世民 中书省 任免权 官员 
进谏何必去“犯颜”
《领导科学》2001年第20期44-44,共1页宁超群 
关键词:领导者 进谏 领导活动 下属 知人善任 事业 成功 纳谏 功绩 开明 
两面镜子见美丑——从唐玄宗的两面镜子说起
《领导科学》2001年第6期26-27,共2页李桂英 
关键词:镜子 得失 唐太宗 纳谏 美丑 唐玄宗 魏征 地方 人生 
刘邦纳谏轶事
《领导科学》1994年第1期20-20,共1页王学范 
刘邦纳谏轶事王学范刘邦出身微贱,又受过什么教育,在农村还沾染了比较严重的地痞流氓习气.他与那些饮读经书的儒雅之士本来就不是一路人物,从本能上讨厌他们,正如刘邦手下的一位骑士所言:“公辄解其冠,溲溺(即解小便)其中。与...
关键词:学范 地痞流氓 郦食其 义兵 《资治通鉴》 秦纪 摄衣 野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