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宗

作品数:584被引量:38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中旭韦宾朱良志吴媛王洪伟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董其昌《草书七绝》
《西泠艺丛》2025年第1期87-87,共1页蔡罕 
释文:剪得吴松水半江,灵山突兀走虚窗。铙歌便是广长舌,大纛岂非精进幢。董其昌(1555—1636)是明朝后期“松江画派”的领袖,他不仅擅长山水画,而且首创“南北宗论”,在画史上影响深远。在书法上,董其昌也是一代翘楚,兼工楷、行、草书,...
关键词:董其昌 南北宗论 松江画派 草书 山水画 明朝后期 广长舌 
清代墨竹画论的形成:以《天下有山堂画艺·墨竹指》为中心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53-59,共7页宋自腾 
清初汪之元著有《天下有山堂画艺》画谱二册,详论墨竹、兰之画法,图文互释,以资从学者入门参考。其中,《天下有山堂画艺》中的“墨竹指三十二则”部分(下文简称《墨竹指》),就画竹笔墨成法、历代墨竹名家法则、墨竹画科谱系脉络均有深论...
关键词:汪之元 《天下有山堂画艺》 墨竹 文人画 南北宗论 
明清画论中的艺术地理学视角及其对颍州画坛的影响
《枣庄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32-36,共5页刘海明 
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明清颍州画坛山水画的美学思想及其图式研究”(项目编号:2023AH050382);阜阳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视觉文化在高校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项目编号:2022JYXM0022)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绘画史上,山水画和地理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并在明清画论中得到了较为集中的书写。通过评述前代山水画家,董其昌等人拉开了南北宗论的序幕,揭示了地理环境在艺术风格形成中的作用。基于此,清代画论进一步完善了环境、人与艺术共生...
关键词:明清画论 艺术地理学 南北宗 山水画 颍州画坛 
论戴进的绘画风格与其画史定位之嬗变
《美术大观》2024年第11期41-47,共7页张铭伟 
被称为浙派开山祖的戴进,其画风在记载中由最初的“师法诸家”逐渐演变成“主宗马夏,不出南宋”,变化分野主要在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之间。通过考察戴进的存世画作,联系其人生际遇,我们确实看到他的画风具有师法诸家的多元性,尤其能把...
关键词:戴进 绘画风格 浙派 南北宗论 
基于“南北宗论”对“南宋四大家”的再审视与评价
《美术教育研究》2024年第19期13-15,共3页周红梅 
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论”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引发了绘画领域的宗派之争。“南宋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作为北宗画家的典型代表,共同开创了南宋一代的独特画风。然而,董其昌对“南宋四大家”的评价和“...
关键词:董其昌 南北宗论 南宋四大家 
清代颍州山水画兼宗南北的艺术地理学考察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29-34,共6页刘海明 
2023年度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明清颍州画坛山水画的美学思想及其图式研究”(2023AH050382);2022年度阜阳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视觉文化在高校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2022JYXM0022)。
清代颍州地跨淮河两岸,拥有过渡性的自然地理面貌和交融性的人文地理景观。独特的地理形势既为清代颍州的山水画家提供了描写对象,也时刻与他们进行对话与互动,影响着他们的创作意识,使其画作呈现出兼具南北的艺术风格。基于兼容南北的...
关键词:艺术地理学 淮河流域 颍州画坛 山水画 南北宗 
“各可取而化之”——明代恽向的南北宗山水“各化说”
《美术文献》2024年第9期16-18,共3页施昊成 
明代中晚期,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对画坛产生了重要影响,不少画家附和南北宗论,甚至过分强化南宗与北宗的对立。恽向基于自己长期的山水画创作实践,提出了南北宗“各可取而化之”的“各化说”,肯定了南北宗各自取法的合理性。恽向认为,文人...
关键词:明代画坛 南北宗论 取法 意画 文人画 
明清山水画的艺术风格演变研究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4年第9期51-53,共3页刘靖贤 
明清山水画的演变,既是画家个人艺术追求的体现,也是当时社会文化变迁的折射。明代中期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人们对美术市场的需求逐步增加。很多画家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现实生活和山水上,使山水画在题材上有了更...
关键词:明清山水画 风格演变 “南北宗论” 
“北宗”图式精神内涵探析
《紫禁城》2024年第9期155-159,共5页樊晓婷 
中国的绘画理论,尤其是文人画、山水画的理论发展到了明末,产生了著名的“南北宗论”关于此理论,董其昌在他的画学著作中有着详细的论述: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也分,但其人非南北耳。
关键词:南北宗论 绘画理论 董其昌 北宗 山水画 画学 南北二宗 唐时 
“南北宗论”书画理论的衍化:世风转变下的艺术嬗变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4年第4期47-49,共3页曹珈鸣 
“南北宗论”在绘画艺术历史长河中的流行,是一个极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其受到广泛关注与追捧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其理论与当时时代精神的紧密贴合,另一方面则在于文人画家们对其进行的深入阐释与不断创新。在董其昌之后,许多文人画家对“...
关键词:董其昌 南北宗论 书画理论 精神追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