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话

作品数:28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张颖炜孙秋香万久富张惠英陈俐更多>>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语文研究》《世纪》《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苏地方志》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通历史上的沙洲连陆与方言分布
《江苏地方志》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陈炅 
南通江海平原除南通城南的狼五山外,一马平川,从北走到南,会发现这8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竟方音迥异。北部与扬州、泰州方言相近;中部独特的南通话外乡人几乎听不懂;然而到了东南部,人们说的话与江南吴语相差无几。方言是文化的缩影,...
关键词:南通话 泰州方言 南通方言 方言分布 特殊地理环境 吴语 方音 
南通方言儿化现象研究
《文教资料》2019年第8期17-18,共2页汤易 
南通地区最早是一片沙洲,这片地区最早的居民是晋元帝带来的一批北方移民。五代时期,南通地区被属于吴越政权的姚氏家族统治了近百年时间。南通话非常复杂,南通地区共有6种方言,在其内部不同区域使用的方言存在差别。南通话是混合了吴...
关键词:南通话 官话 吴语 儿化 
南通话中的音变和节律研究
《中国文艺家》2019年第1期59-61,63,共4页何丹丹 钟文琦 李静 刘杰 
南通话由于其特殊性,较早为学者所重视和研究。本文通过录音实验,主要研究南通话中的音变和节律。从轻声音变、儿化音变和连读音变三个方面对南通话的音变规律进行了归纳,从词重音的角度二分研究了南通话的重轻律。
关键词:南通话 音变 节律 方言 
里根总统复旦演讲背后的故事
《世纪》2017年第5期41-46,共6页周桂发 
今年3月的一天,英国FT中文网原总编辑、新闻系1980级校友、2015年被聘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的张力奋找到我说:"阿发,请你到复旦大学档案馆查找并复制里根总统1984年在复旦大礼堂演讲的《座位表》。"我于是奉命到档案馆扫描《大礼堂接...
关键词:里根总统 大学档案馆 复制件 新闻系 中国历史地图集 谭其骧 大学特聘教授 叶扬 外文系 南通话 
三岁的孩子为何不会说话
《早期教育(家庭教育)》2017年第4期10-10,共1页余碧君 
前两天表弟一家三口来我们家玩,我第一次见到表弟的儿子。小男孩瘦瘦的,一双圆圆的眼睛骨碌碌地转,挺机灵的样子。他虽然第一次来我家,但却一点儿不胆怯,这里看看、那里转转,动作很敏捷,唯一的不足就是不讲话。我逗他说话,他看着我,表...
关键词:会说话 自闭症 次见 三口 南通话 关键期 开口说话 医院检查 出生前 
泰兴方言“子”缀称谓兼本字考
《汉字文化》2017年第2期48-53,共6页鞠彩萍 周建兵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语言接触与中古汉译佛经称谓语研究"(项目编号:16YJA740018)的资助
根据《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1960年版),通泰方言包括南通市下辖的如皋、如东、海安、金沙(一部分)以及泰州市下辖的泰兴、姜堰、泰州,还有扬州市的兴化、盐城市的东台、大丰等地。南通话、泰州话是处于东西两端,故称通泰片。
关键词:称谓词 字考 通泰方言 官话方言 南通话 名词性语素 谓词性成分 如皋 小称 海安 
南通话在市区青少年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考试周刊》2016年第83期17-18,共2页薛亚丽 
本文从南通市区的语言生态系统出发,调查了南通市区的青少年对南通话的语言态度、南通话的使用能力和南通话的使用频率及场合。调查结果显示,南通市区青少年对南通话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但是使用场合多集中于家庭,所交流的对象多为熟悉的...
关键词:南通话 市区青少年 现状分析 
南通话与日语的发音联系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118-121,共4页张丽 阚莉 
南通地区方言众多,其中以市区为主要部分使用的南通话为北方方言与南方方言的混合产物。日语中存在吴音、汉音和唐音。本文主要讨论日语吴音和南通话的发音联系。日语在发展的历史上由于受到了长江流域江南地区吴语的发音影响,因而在日...
关键词:南通话 日语 发音 
南通话语言特征研究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5年第6期121-122,共2页张湘 
南通地处江北,是吴语与通泰方言的交界处。在南通这个不大的地方,存在着四个不同的方言小片,南通话作为其中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古南通话的一些特征。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角度,探讨南通话的语言特征。
关键词:南通话 语音 词汇 语法 
新、老派南通话的语音差异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41-43,共3页薛雯 
文章采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采集了老、中、青三代南通人的语音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声母方面,新派南通话的唇齿音[v]摩擦已经不明显;部分定母字上,新派受普通话影响读作[t];泥母字由老派的[捱]转变为新派的[n],舌齿间的摩擦趋于消...
关键词:新派南通话 方言 语音 差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