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变

作品数:1865被引量:3250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易青潘悟云曾晓渝陈忠敏孙玉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皖中江淮官话鼻音声母的塞化音变
《中国语文》2025年第2期180-192,255,共14页祝晨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苏皖鄂赣江淮官话与周边方言的接触演变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ZDA307)资助。
皖中江淮官话多个方言点的鼻音声母[m、n、ŋ]带有同部位塞音色彩。本文分析“鼻音+塞音”结构的语音特征,判断其性质为后塞鼻音[m^(b)、n^(d)、ŋ^(g)]。塞化音变倾向于发生在高元音前。[m^(b)]来源于中古明母;[ŋ^(g)]来源于中古影疑母...
关键词:江淮官话 鼻音声母 塞化 音变 
“现代汉语”语流音变项目式教学初探
《优雅》2025年第3期58-60,共3页李金丽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协会“2023年高等教育研究课题”,项目名称:“四新”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多学科融合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3GJYBF026)。
现代汉语项目式教学研究综述项目式教学是近年来新兴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处理,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负责,学生通过进行该项目,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 信息收集 现代汉语 语流音变 教学方法 教师的指导 方案设计 最终评价 
贵州汉语方言“茄”语音变异探析
《今古文创》2025年第9期112-114,共3页刘胜婷 
在贵州汉语方言中,“茄”的读音在贵州川黔方言、黔南方言、黔东南方言三个次方言区都有读作[ʨʻie]和[ʨʻye],两者的区别在于韵母不同,这属于语音变异现象。本文从语音内部调整和明代移民两个角度探析贵州汉语方言“茄”的语音变异,发现...
关键词:贵州汉语方言 “茄”语音变异 影响因素 
湘语冷水江方言零声母音节中的-u-介音变m声母现象研究
《语言学论丛》2025年第1期92-96,共5页李姣雷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2FYYB024)的资助。
冷水江方言零声母音节中的-u-介音有变[m]声母的现象。本文认为该现象最初出现在带有鼻音韵尾的零声母音节中,产生的原因是受后接鼻音韵尾的逆同化影响,非鼻音成分受后接鼻音成分逆同化影响变为鼻音的现象在世界其他语言中也有发生。冷...
关键词:湘语 冷水江方言 -u-介音 m声母 
《河北唐山秦皇岛方言语音研究》
《方言》2025年第1期89-89,共1页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方言研究院沈丹萍著《河北唐山秦皇岛方言语音研究》2023年11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中西书局出版。本书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河北唐山和秦皇岛地区32个方言点的语音面貌进行描写,讨论了若干重要语音现象的地...
关键词:语音面貌 语音现象 音变现象 上海辞书出版社 北京官话 方言点 浙江师范大学 方言语音 
再论东南方言古知系三等的软腭化音变
《方言》2025年第1期14-24,共11页吴春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徽语接触音变研究”(24CYY039)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湘、赣、客、徽等东南方言为例,指出东南方言古知系三等软腭化是与见系三四等合流后的音变创新,共同的音变起点应该是舌叶音而不是卷舌音。在音变过程中,圆唇高元音韵母是音变的必要条件,舌叶音本身具有圆唇性质且略带卷舌色彩对...
关键词:东南方言 古知系三等 软腭化 
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语音变化及声带黏膜恢复的影响
《黑龙江医学》2025年第4期449-452,共4页张永涛 
目的:探讨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PRFA)对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语音变化及声带黏膜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
关键词:早期声门型喉癌 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开放喉部分切除术 语音变化 声带黏膜恢复 
商丘方言中的子尾音变
《汉字文化》2025年第1期59-62,共4页李晴 
“子”尾是汉语方言中一个广泛存在的构形后缀,“子”尾在不同的方言中往往有着不同的语音形式和构词功能。在语音形式上,“子”在商丘方言中作词尾时有两种语音变体,这主要取决于“子”前的那个字,是鼻韵尾,则读[nen],如“瓶子”;不是...
关键词:商丘方言 “子”词尾 语音形式 语法功能 
剥隘壮语:四代人的语音变化
《语言学论丛》2024年第4期89-94,120,共7页罗永现 
剥隘是中越边境云桂黔交界处的一种壮语,是侗台语族台语支的一种北部方言,20世纪30年代末李方桂先生对其做过详细研究。剥隘的语音语调的演变模式,特别是前喉塞音声母对声调分化的影响,在侗台语比较和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中有极其重要的...
关键词:语音变化 前喉塞音 声调条件分化 阴平变阳去 台语比较研究 
藏语鼻韵尾音在金沙江沿岸康方言中的演变——以巴塘县热思土语为例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24年第4期163-178,共16页泽仁拉姆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三大‘民族走廊’的多民族语言交融研究”(项目编号:23&ZD317)阶段性成果。
文章以热思土语元音音变作为个案,历时层面与书面藏语比较,共时层面与金沙江沿岸康方言(以下简称康方言)比较。分析热思土语中鼻音韵尾的弱化和脱落对元音舌位演变的影响,认为热思土语元音音变的主要方式是条件音变。再延伸至卫藏方言...
关键词:金沙江沿岸康方言 热思土语 鼻韵尾音 元音音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