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国公债

作品数:13被引量:1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晓泉马长伟胡门祥余桔云王平子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晋阳学刊》《中国收藏》更多>>
相关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洋时期政府公债管理的嬗变——以内国公债局为中心(1914—1927)
《历史教学(下半月)》2024年第12期9-22,共14页刘杰 
国家社科基金“近代长江中游地区货币史料搜集、整理与研究(1861—1937)”(项目编号:23BZS119)阶段性成果。
内国公债局因北洋政府发行民国三年公债而组设。后因北洋政府公债管理事务的变动,其经历裁撤与重组的过程。北洋时期财经界重要人士梁士诒在内国公债局的建立与运行制度设计上发挥了关键作用。从近代公债管理制度设计上看,这一组织的建...
关键词:公债 北洋政府 内国公债局 梁士诒 
内国公债的背后推手
《中国收藏》2022年第9期104-105,共2页孔子后(文/图) 孔钰茗(文/图) 
清政府因中日甲午战争的财政需要,无奈之中效仿欧美各国募集公债。从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息借商款,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昭信股票,及邮传部收赎京汉铁路公债、爱国公债,举债结果成效甚微,可见当时募集公债之艰难。袁世凯窃取总统...
关键词:光绪二十四年 光绪二十年 中日甲午战争 公债 邮传部 息借商款 昭信股票 募集 
新中国70年公债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2
《晋阳学刊》2020年第4期11-19,共9页毕学进 马金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清代财政转型与国家财政治理能力研究”(项目编号:15ZDB037);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北洋时期云南省内债研究(1912-1927)”(项目编号:2019Y0208)阶段性成果。
新中国70年来,公债史研究经历了起步期、沉寂期、复兴期和繁荣期等阶段,亦经历了多元路向演化过程。在债务结构上,公债史研究经历了从外债到内债的研究嬗递;在地域上,经历了中央公债到地方公债的区域转变;在内容上,经历了从公债统计到...
关键词:公债史 内债 外债 内国公债 研究趋势 
中国政府的债务违约研究(1912-1936年)被引量:5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5年第1期80-92,共13页王平子 马长伟 
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金项目资助
政府债务违约属于财政现象,它是政府削减债务的主要方式之一。1912-1936年间中国出现了连续的政府债务违约,其表象是政府连续的债务整理。从内债规模来看,当时债务负担率较低,人均债务负担较轻,社会上存在着吸纳较多内债的潜力;而债务...
关键词:民国时期 内国公债 债务违约 
近代中国政府三次债务整理案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87-96,共10页马长伟 姚会元 
1912-1936年,民国政府的内债政策出现了"路径依赖",连续出现内债违约,并于1921年、1932年、1936年相继进行了内债整理。三次整理方案各有不同,但总体来看既有理性的一面,又有非理性的一面。理性的表现是稳固债信,收回权益,减轻财政负担...
关键词:内国公债 内债整理 民国时期 
梁士诒与交通银行内国公债的发行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102-105,共4页王佳 叶东 
梁士诒在清末民初的财界与政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清末民初曾先后任铁路总文案、五路提调、铁路总局长、邮传部大臣、总统府秘书长、内国公债局总理、交通银行总理等职。梁士诒是交通银行创办人之一,1908年交通银行成立时,任帮...
关键词:梁士诒 交通银行 内国公债 
民国元年军需公债初探被引量:5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154-158,共5页刘晓泉 
民国元年军需公债(简称军需公债)是南京临时政府发行的唯一一次、也是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发行的第一次内国公债。新生的革命政权欲通过发行军需公债摆脱严重的财政危机,但公债发行并没有给她带来转机,南京临时政府在财政困窘中宣告结束。...
关键词:军需公债 南京临时政府 内国公债 发行 最早 
民三公债新探被引量:4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2期99-107,共9页刘晓泉 余桔云 
民三公债是我国第一次成功发行的内国公债。为了使民三公债能顺利发行,北洋政府设立了内国公债局,同时大力进行官方动员与债信维持,社会各界也予以了积极响应,民三公债出现了踊跃认购情形。民三公债之所以能顺利发行,主要是因为袁世凯...
关键词:民三公债 内国公债局 成功发行 政府债信 
息借商款不是中国最早的内国公债——简论中国内国公债的产生及早期发展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44-47,共4页刘晓泉 胡门祥 
息借商款不是中国最早的内国公债,它只是最早由政府公开"发行"的内国公债。"非发行"内国公债早在我国古代社会就已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代以后出现了"印票"及金融机构垫借款形式——内国公债,预示着"发行"内国公债雏形的出现。
关键词:内国公债 发行 近代 
中国早期内国公债探微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113-116,共4页刘晓泉 胡门祥 
息借商款不是中国最早的内国公债,它只是最早由政府公开“发行”的内国公债。“非发行”内国公债早在我国古代社会就已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近代,出现了“印票”及金融机构垫借款形式内国公债,预示着“发行”内国公债已具雏形。
关键词:公债 内国公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