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性报道

作品数:44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晨燕郭钦许身健李蓉任毅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地市报人》《神州》《新闻爱好者(下半月)》《新闻论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揭露性报道对媒体的影响初探
《活力》2016年第19期44-44,共1页李思娆 
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与此同时,中国的媒体也渐渐走上商业化与市场化的道路,开始注重“经营”,以接受市场的检验,争取读者眼球而非官方的完全满意来维护媒体的发展与生存.中国媒体市场化的趋势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媒体,...
关键词:揭露性报道 正面效应 负面效应 
浅析揭露性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响
《新闻世界》2015年第4期67-69,共3页龙珊 
自我国媒体改革以来,涌现了一大批揭露报道类新闻,在社会上造成较为强烈的影响。有许多成功的揭露性报道能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但逐渐泛滥的揭露性报道同时也对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揭露性报道 舆论监督 社会影响 
论揭露性报道对媒介公信力的影响
《神州》2013年第35期262-263,共2页沈丹 
成都理工大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0QJ04)
新闻媒体承担着舆论引导的重任,务必建立一种有公信力的媒介文化。本文试图探讨揭露性报道与媒介公信力之间的关系。通过解析公信力的构成要素以及揭露性报道的制作方式,从而得出结论---揭露性报道本身是塑造媒介公信力的利器,但如...
关键词:公信力 揭露性报道 受众认知 
揭露性报道应把握好“度”
《中国地市报人》2013年第8期60-60,共1页刘飞黄 
所谓揭露性报道,即深入揭露隐藏在公共机构、企业、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舆论监督的报道。
关键词:揭露性报道 公共机构 舆论监督 
内幕消息来源是否应公开?
《大科技(天才少年图说百科)(B)》2013年第7期44-45,共2页万山红 
一般情况下,新闻报道必须交代消息来源。不过,记者在揭露内幕时,常常需要引用匿名的消息来源,这些匿名者就是记者的线人,其身份是不能随便公开的,否则其工作甚至生命都有可能受到威胁。而揭露性报道却又涉及到对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批评...
关键词:消息来源 公开 内幕 揭露性报道 新闻报道 报道对象 两难问题 记者 
有守有为 敢于担当——试论问题性报道的把握尺度与处理原则
《声屏世界》2013年第11期27-28,共2页谢鸿鹤 
问题性报道因多为“揭短”“揭丑”甚至“揭黑”而又被称为揭露性报道。即“深入揭露隐藏在公共机构、企业、社会等方面中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舆论监督”。①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认为:受众对媒体的期待是“解惑”(与新闻和资讯...
关键词:问题性报道 有为 中国人民大学 舆论监督 揭露性报道 公共机构 意义系统 “解惑” 
这一次如何修正
《企业家(内刊)》2012年第5期22-22,共1页沈思祎 
从4月15日,央视《每周质检报告》发布“胶囊里的秘密”揭露性报道到现在,每天还可以看到各类跟进报道,各方的动作与表态,据媒体报道,“毒胶囊”事件已经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严肃依法查...
关键词:人民群众利益 药品监管部门 中央领导 揭露性报道 质检报告 媒体报道 依法查处 问题产品 
揭露性报道的“利”和“弊”被引量:1
《新闻世界》2011年第7期45-46,共2页李良福 
本文从经营媒体的角度来探讨揭露性报道正负两方面的效应,阐述处理揭露性报道应该把握的"度"以及媒体做揭露性报道时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揭露性报道 效应 公信力 
发挥舆论监督的“正面宣传”作用
《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2期38-39,共2页于为民 
新闻舆论监督即新闻媒体通过刊载或播出批评性、评价性、揭露性报道,对某一问题、某一事件实行某一方面或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评价等形式.批评和揭露违反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
关键词:新闻舆论监督 正面宣传 揭露性报道 新闻媒体 监督评价 批评性 评价性 播出 
揭露性报道对媒体的影响
《新闻论坛》2010年第3期24-24,共1页梁红梅 王洪梅 
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同时,媒体也渐渐走上商业化与市场化的道路,开始注重'经营',以接受市场的检验,争取受众来维护媒体的发展与生存。中国媒体市场化的趋势大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媒体改变中国媒体替官方进行宣传的传统定...
关键词:揭露性报道 新闻 媒体 正面报道 表扬性报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