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

作品数:6被引量:2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社会自媒体时代社会治理政务信用体系建设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神州》《灾害学》《南亚研究季刊》《新闻界》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信用经济背景下的印度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3
《南亚研究季刊》2017年第3期61-66,5,共6页江昀 沈丹 
运用文献分析方法,以信用经济和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对中印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社会支持系统、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组织、评级方法、评级产品、应用领域和评级效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归纳总结了中印两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优劣势及其差...
关键词:信用经济 印度 中小企业 信用体系 评级 
技术灾害的因果结构及其控制问题分析被引量:1
《灾害学》2015年第4期17-20,共4页江昀 沈丹 
2011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STS视角下的我国技术灾害问题研究"(11BZX025)
以技术、人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视角,采用文献和案例分析方法,讨论了技术灾害系统的因果结构及其特征,以及由此衍生的灾害控制问题。同时,对技术灾害的传统控制模式与因果结构的不协调,所导致的技术灾害管理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得...
关键词:技术灾害 因果结构 灾害控制 灾害管理 
微信问政:自媒体时代的社会治理探索被引量:18
《新闻界》2014年第15期64-68,共5页周图伽 沈丹 
微信问政在近两年的风生水起,反映出公共行政主体方在自媒体时代逐步转变舆情观念,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把微信导入政务、把网络弹性民意导入刚性制度建设,力图打通"两个舆论场"实现均衡话语权的平衡。本文依托微信在中国政治生态中的传播特...
关键词:教信 微信问政 政务微信 社会治理 
论技术风险传播的社会放大机制被引量:1
《科技传播》2014年第20期90-92,共3页江昀 沈丹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方法 ,以信息传播的系统理论为基础较深入分析了现代社会的技术风险与公众认知、技术风险传播的信号放大机制,社会结构放大机制、媒介放大机制等理论和实践问题。认为技术风险传播的社会放大是信息传播系统与社会文化...
关键词: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传播 社会放大 
论揭露性报道对媒介公信力的影响
《神州》2013年第35期262-263,共2页沈丹 
成都理工大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0QJ04)
新闻媒体承担着舆论引导的重任,务必建立一种有公信力的媒介文化。本文试图探讨揭露性报道与媒介公信力之间的关系。通过解析公信力的构成要素以及揭露性报道的制作方式,从而得出结论---揭露性报道本身是塑造媒介公信力的利器,但如...
关键词:公信力 揭露性报道 受众认知 
公益类电视活动产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解读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圆梦行动”被引量:1
《新闻界》2008年第6期162-163,共2页沈丹 
公益类电视活动产品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颇具时代特色。本文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共同关注·圆梦行动"活动为研究范本,从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分析了公益类电视活动产品目前在中国内地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公益 电视活动产品 共同关注 圆梦行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