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腐解

作品数:177被引量:1583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于洋马旭光江滔唐琼郝玉波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土壤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梨园秸秆腐解特点及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土壤酶活的影响研究
《土壤与作物》2025年第1期44-52,共9页曹红妹 胡桂萍 熊江花 蔡翔 万雅静 马静 王丰 王亚威 叶川 杨柳青 
江西省农业技术应用与公共服务资金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财政专项项目“秸秆异位覆盖还田试验示范”.
探究梨园秸秆覆盖对秸秆腐解率及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影响,为促进秸秆还田的实施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本研究采用尼龙网袋法开展梨园秸秆腐解特征调查,同时采集翠冠梨园4种秸秆覆盖量下的不同时期、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样品,研究了...
关键词:秸秆覆盖 覆盖量 腐解程度 土壤酶活性 梨园 
秸秆还田方式配施氮肥对玉米秸秆腐解特征及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4年第10期95-104,共10页李泽毅 马玉洁 付鑫 彭正萍 李旭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2207404);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326402D);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901300)。
为探究华北平原麦玉轮作区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和氮肥管理下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和土壤有机碳的变化规律,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两年的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尼龙网袋法分析秸秆旋耕还田(RT)和深翻还田(DT)两种秸秆还田方式和180 kg...
关键词:还田方式 施氮量 秸秆腐解 土壤有机碳 小麦产量 
玉米秸秆集中深还田对旱地土壤CO_(2)排放特征的影响
《土壤》2024年第5期1027-1033,共7页李晓宇 李金 毕润学 金鑫鑫 范庆锋 邹洪涛 
辽宁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2JH2/101300173、2022JH2/101300175)资助。
为探究秸秆深还条件下不同还田量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于田间微区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CK(无秸秆还田)、T1(全量还田,10 500 kg/hm^(2))、T2(倍量还田,21 000 kg/hm^(2)),通过LI-8100A土壤碳通量自动测定仪测定土壤CO_(2)排放速率...
关键词:秸秆深还田 秸秆还田量 CO_(2)排放 秸秆腐解 
秸秆和氮肥耦合管控对盐渍化土壤地力综合效应的影响被引量:3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4年第8期1771-1785,共15页牟云芳 史海滨 闫建文 祁茜 冯壮壮 胡智远 苏永德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1YFD1900602-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369008)。
为研究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秸秆配施氮肥模式下土壤水盐迁移特征规律,明晰该模式下地力提升综合评价效应,通过田间试验,设置3种秸秆还田量[无秸秆还田(C0)、4500 kg·hm^(-2)( C1)、9000 kg·hm^(-2)( C2)]和3种施肥水平[不施氮(N0)、传...
关键词:秸秆还田 施氮量 秸秆腐解 土壤水盐分布 玉米 产量 
接种蚯蚓和腐解菌对秸秆腐解及土壤矿物结合有机碳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江苏农业学报》2024年第8期1424-1433,共10页裴诗宇 杨家伟 吴彬 赵叶新 叶成龙 胡水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200552)。
为了探究接种蚯蚓和腐解菌对秸秆分解及土壤矿物结合有机碳形成的影响,本研究以商品腐解菌和赤子爱胜蚓为接种物,分别设置仅添加秸秆(CK)、添加秸秆并接种腐解菌(SM)、添加秸秆并接种赤子爱胜蚓(SE)和添加秸秆并同时接种腐解菌和赤子爱...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土壤活性矿物 秸秆还田 腐解菌 蚯蚓 
不同沟埋还田模式下菠萝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热带生物学报》2024年第2期133-140,共8页杨书云 蔡金文 李受鹏 韩彦 金鑫 侯广庆 邵徐杰 程文肖 李长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60724);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RC424);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项目(SA2200000806)。
为探究不同沟埋还田模式对菠萝秸秆腐解特性的影响,共设置5种沟埋还田处理[(1)沟埋10 cm还田起垄覆膜(DRF10);(2)沟埋20 cm还田起垄覆膜(DRF20);(3)沟埋30 cm还田起垄覆膜(DRF30);(4)沟埋30 cm还田起垄(DR30);(5)沟埋30 cm还田平作(DC3...
关键词:菠萝秸秆 秸秆还田 腐解特性 土壤特性 
水稻秸秆秋季水耙浆还田对土壤及水稻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
《中国稻米》2023年第4期66-71,共6页赫兵 李超 严永峰 刘月月 赫靖淇 于天华 王帅 陈殿元 严光彬 
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0202007NC)。
以吉宏9和吉农大853为供试品种,研究了不同还田方式对水稻秸秆腐解情况、土壤性状、杂草发生情况及水稻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秋季水耙浆还田处理的CH4排放总量约为秸秆春季还田处理的1/2,秸秆失重率相比春季还田处理提高7.1%,...
关键词:水稻 秋季水耙浆秸秆还田 秸秆腐解 土壤性状 杂草防控 产量 
施氮对还田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土壤肥力与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作物学报》2023年第7期2012-2022,共11页李荣 勉有明 侯贤清 李培富 王西娜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AAC03003,2022AAC030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362,3216051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22B05-03)资助。
基于2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为了解析宁夏扬黄灌区连续施氮对第3年还田后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土壤肥力特征与玉米产量的影响,采用尼龙网袋法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连续施用不同纯氮量(0、150、300和450 kg hm^(-2))对第3年还田后...
关键词:施氮 秸秆腐解 养分释放 土壤肥力 玉米产量 
低温复合菌系HT20对冀东稻区秸秆腐解及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中国稻米》2022年第6期37-42,48,共7页孙建平 赵子婧 戴相林 路垚 何宗均 刘雅辉 
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资助项目(19227307D);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专项(2022KJCXZX-BHS-6);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项目(C21R1603)。
为探讨低温复合菌系HT20对冀东稻区还田秸秆的腐解、养分释放及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在冀东滨海单季稻区进行田间试验,采用秸秆网袋填埋法,设置秸秆还田(CK),秸秆还田配施“农富康”(JF)和秸秆还田配施HT20(JH)3个处理,分别于水稻移...
关键词:水稻 低温复合菌剂 HT20 秸秆腐解 养分释放 土壤养分 冀东稻区 
小麦秸秆还田模式对秸秆腐解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农民致富之友》2022年第28期111-113,共3页汤海防 王学强 
进行小麦秸秆还田处理的地块,小麦成熟期尽可能采用洋马联合收获机进行收获,秸秆还田尽可能采用秸秆+尿素+自制微生物菌剂+土壤调理剂的模式还田,下茬耕作模式采用深耕播种、深松免耕交替进行,微生物菌剂施用时最好进行活化并带足营养,...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含量 微生物菌剂 联合收获机 小麦成熟期 土壤调理剂 土壤性质 小麦秸秆还田 秸秆腐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