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社会

作品数:1509被引量:108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高放付畅一吉彦波刘长林郁建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阶级性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三种挑战被引量:1
《经营与管理》2014年第8期15-16,共2页李娜 
意识形态属于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在阶级社会中,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反映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取向和价值取向。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
关键词:意识形态建设 阶级社会 利益取向 马克思主义 哲学范畴 统治阶级 阶级性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1期124-124,共1页
秋石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文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清醒地看到政治文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长期性、阶段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政治文明是阶级社...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国情 阶级社会 阶级性 民族性 复杂性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湘评论》2010年第11期63-63,共1页张娓军 
恩格斯在此从道德的历史与逻辑的发展上批判了超历史、超阶级的永恒道德论,深刻论述了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恩格斯认为道德并非像杜林所说的那样,它不是从来就有、永恒不变的,道德产生于原始社会,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各阶级都...
关键词:社会历史发展 社会主义荣辱观 道德论 历史与逻辑 阶级性 原始社会 阶级社会 善恶观念 
东西方国家礼仪教育的不同特点及借鉴被引量:5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0年第6期62-64,共3页王贺兰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礼仪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阶级社会中,各国的礼仪教育都带有鲜明的阶级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特征,因此,东西方国家的礼仪教育便存在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礼仪教育 西方国家 借鉴 人类文明 阶级社会 阶级性 民族性 时代性 
政治制度的价值属性与工具属性
《长白学刊》2006年第4期107-107,共1页张义 
就政治制度本身而言,它具有价值和工具双重属性。政治制度的价值属性是指政治制度的理想和信念是什么,政治制度应该关心什么利益,是关心大多数人的利益还是少部分人的利益,在构成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中,把哪个阶级阶层的利益置于优...
关键词:中国政治制度 价值属性 工具属性 最广大人民群众 中华人民共和国 阶级阶层 阶级社会 统治阶级 阶级性 利益 
近两年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综述
《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45-48,共4页耿春亮 邵亚楼 
关于政治文明的概念、内涵及特征:大多数学者在界定政治文明的概念时,都会提到1844年11月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首次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此后,江泽民在2001年1月全国宣传部长会上明确提出:“法治属于政治...
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政治制度 阶级性 中国 学术研究 复杂性 阶级社会 三个代表 民主政治 
浅析西方“新闻自由”鲜明的阶级性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3年第3期80-81,共2页李平 
新闻和新闻传播是随着人类的出现产生和发展的,新闻是劳动的产物。在阶级社会里。“新闻”作为统治阶级的一种统治工具,它必然被统治阶级利用来造出许多“框架”,限制被统治者的言行。于是被统治者就会打着“自由”的旗帜,争取政治解放...
关键词:新闻自由 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国家 “自由” 资本家 新闻事业 新闻机构 阶级社会 出版自由 手抄报 
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
《大庆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5-5,10,共2页刘金友 
关键词:意识形态领域 思想政治工作 马克思主义 阶级社会 阶级性 社会主义 上层建筑 服务 世界 经济基础 
对《新闻理论》一书中新闻事业性质的二重性问题的几点质疑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3期53-56,共4页危羚 
本文对雷跃捷同志在《新闻理论》一书中论述的有关“新闻理论性质的二重性”问题提出了质疑:(1) 雷跃捷同志提出的是“新闻事业的性质”的二重性问题,但回答的却是“新闻事业”的二重性问题。概念模糊。(2) 说“新闻事业是一种...
关键词:新闻事业 二重性 新闻理论 阶级属性 社会属性 社会性质 阶级性 传播性 性问题 阶级社会 
对《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一文的质疑
《理论学刊》1997年第3期96-96,共1页华寿考 
对《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一文的质疑华寿考阅读了《理论学刊》1995年第6期载《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该文后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1996年第1期转载)一文后,觉得该文的观点有加以辨析、商榷之必要。该文认为,人类...
关键词:道德的本质 社会意识形态 阶级性 道德规范 阶级社会 资产阶级道德 公平合理 占统治地位 中国人民 行为规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