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线地层

作品数:39被引量:40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亚生姜红霞方一亭沈渭洲万晓樵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古生物学报》《科学技术与工程》《石油实验地质》《古地理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云南盘溪剖面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地层及其沉积环境被引量:1
《地层学杂志》2019年第3期243-254,共12页张宇波 马学平 廖卫华 张美琼 沈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2003);中国科学院科技专项(XDB26010506)资助
云南盘溪剖面是华南泥盆纪浅水相代表性剖面之一,本文对盘溪剖面的在结山组及其上覆的石炭系地层进行了综合研究。首次在在结山组内发现了无洞贝类Desquamatia? sp.、综合珊瑚及层孔虫等化石证据,表明在结山组属于弗拉斯期。在在结山组...
关键词:在结山组 泥盆系―石炭系界线 维宪阶 岩石岭组 有孔虫 微相 
微生物岩的概念和重庆老龙洞剖面P-T界线地层微生物岩成因被引量:31
《古地理学报》2018年第5期737-775,共39页吴亚生 姜红霞 虞功亮 刘丽静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6ZX05004-004,2016ZX05004006-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72121,41502004)联合资助.[Co-Funded by the Major National Science-Technology Projects of China(Nos.2016ZX05004-004,2016ZX05004006-006),and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37
微生物岩的原始定义指底栖微生物主导形成的沉积体或岩石体。笔者对该概念进行了扩充,认为微生物岩除了包括叠层石、凝块石、纹层石、核形石、均一石之外,还应该包括微生物骨架岩、微生物粘结岩、非钙化浮游或漂浮微生物形成的模铸岩、...
关键词:微生物岩 凝块石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 蓝细菌 微囊菌 
川东地区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6
《地质论评》2018年第1期29-44,共16页刘萍 郑荣才 常海亮 梁宁 周刚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472088)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35122110004)的成果.
PTB界线是地学界长期以来讨论最热烈、最前缘的科学问题和研究热点之一。以华蓥山涧水沟和重庆尖刀山2个PTB界线地层剖面为例,按生物演化过程和沉积相特征,将剖面中的PTB界线地层划分为生物富集层、生物绝灭层和生物萧条层3个生物演替层...
关键词: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 全球海平面下降 生物大绝灭 火山活动 牙形石带 地球化学 
二叠、三叠系的三枚金钉子及生物大灭绝
《生物进化》2012年第2期36-41,共6页许汉奎 
2010年中国自然科学二等奖再次授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金玉王干、沈树忠、王向东、王碉和曹长群组成的二叠纪团队.奖历他们在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及生物大灭绝方面所做出的出色成果,也使我国许多学者多年来在这一领域所...
关键词:生物大灭绝 金钉子 三叠系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自然科学 界线地层 二叠纪 
川东华蓥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地质事件与元素地球化学响应被引量:11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年第S1期101-110,共10页周刚 郑荣才 罗平 郑超 蔡家兰 文华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0872082)
以华蓥山涧水沟PTB界线地层剖面为例,对地层学界长期争论但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的全球性地质难题PTB界线进行了地质、地球化学等方面的探讨,可从该剖面中识别出生物地层和岩性地层两类T/P界线,两者相距约4.56m,所有的海平面下降、生物绝灭...
关键词:华蓥山 二叠-三叠界线 海平面下降 生物绝灭 火山 地球化学 地层学 
西藏岗巴地区古新世-始新世界线地层及底栖大有孔虫的演替被引量:11
《微体古生物学报》2010年第2期109-117,共9页王曦 万晓樵 李国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201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G2006CB70140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0491512)联合资助
古新世与始新世界线(P/E)事件中底栖大有孔虫的绝灭(BEE)以及演替(LFT)在古近纪底栖大有孔虫演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西藏南部岗巴地区发育有良好的海相界线地层,在宗浦Ⅱ剖面中,对底栖大有孔虫动物群及碳、氧稳定同位素的研究...
关键词:底栖大有孔虫 P/E界线 灭绝 岗巴地区 西藏 
江西修水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树枝状微生物岩状岩石成因初解被引量:24
《地质论评》2007年第3期323-328,I0002,共7页姜红霞 吴亚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0472015);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53102)的成果
江西修水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有一段特殊构造的地层,下部为灰色部分和红色部分组成的斑状构造,上部为灰色部分和黄色部分组成的树枝状构造。这种树枝状构造的岩石与前人报道自重庆老龙洞剖面的微生物岩非常相似。岩石薄片观察表明,...
关键词: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 树枝状构造 白云石化 去白云石化 成岩作用 
重庆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的干裂缝和侵蚀面及其意义被引量:11
《高校地质学报》2007年第1期53-59,共7页姜红霞 吴亚生 袁生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40472015);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号053102)成果。
剖面研究揭示,重庆老龙洞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上下地层中发育厚约3m的微生物岩。该微生物岩的上部发育树枝状构造,下部具斑点状构造,因此被明显的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部岩层顶面发育有侵蚀面,下部岩层顶面发育干裂缝。根据微生物岩...
关键词:干裂缝 微生物岩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 海平面下降 
中国东北部那丹哈达地体T-J界线地层中的放射虫生物组合(英文)被引量:1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6年第4期317-360,共44页叶贵玉 杨群 
得到中国科学院(KZCX2-SW-1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2004)的资助。
本研究系统描述了中国东北那丹哈达地体中三叠系顶部和侏罗系下部的放射虫动物群及其系统分类,包括5个放射虫生物群,建立了一个新属,10个新种,并报道了121个种级分类单元。通过与加拿大和日本的相关动物群进行比较研究,我们确定了所描...
关键词:放射虫 上三叠统 下侏罗统 那丹哈达地体 系统分类 
安徽巢湖地区泥盆纪-石炭纪界线地层的新认识被引量:11
《地层学杂志》2006年第2期157-170,共14页侯明金 齐敦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472117);安徽省省级地质勘查专项费项目资助(No.2003-29)。
通过对研究区内的五通组几条代表性剖面的岩性、岩相及化石特征和地层区域展布等研究并进行区域对比,结合近年来的区调及科研成果,提出巢湖地区五通组观山段至擂鼓台段中部的下黏土层的时代属于晚泥盆世晚期斯图期,而擂鼓台段中部的上...
关键词:五通组 泥盆系-石炭系界线 风化壳 界线层 滨岸相 海侵方向 巢湖地区 安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