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地理学

作品数:88被引量:697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田霖彭宝玉金雪军司月芳赵晓斌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京津冀商业银行布局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金融理论探索》2024年第5期47-58,共12页李佳琦 吴俊萍 胡建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对非援助分配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3YJCGJW001)。
基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登记的商业银行微观统计数据,综合利用空间热点聚类、最邻近指数(NNI)、Ripley's K函数、复合年增长率(CAGR)和标准差椭圆等研究方法,对京津冀商业银行分布时空格局演化、集聚特征和热点区分布特性进行研究,并...
关键词:京津冀 商业银行 空间演化 金融地理学 泊松回归 
全球金融网络与区域发展
《地理研究》2024年第2期273-286,共14页方成 潘峰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22006、41871157);国家留学基金(202006040044);英国皇家地理学会Hong Kong Research Grant;杜伦大学地理系Dai Morgan Postgraduate Research Fund。
伴随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全球-地方的金融联系日益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全球金融网络的概念应运而生。本研究提出,全球金融网络不仅是理解全球-地方金融联系的重要概念框架,也是从金融全球化视角分析区域发展的有效工具。本文提出...
关键词:全球金融网络 区域发展 跨境投融资 离岸金融市场 金融地理学 
地理禀赋、营商环境与外国证券投资——基于金融地理学视角的空间计量分析被引量:2
《国际贸易问题》2023年第4期158-174,共17页王勇 文仪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外国证券投资的营商环境变迁研究:全球离岸金融中心的制度性嵌入视角”(72164009);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南自贸港‘两山银行’的运营模式和实现路径研究”(HNSK(YB)21-19);海南省教育厅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地理禀赋、营商环境与外国证券投资”(Qhys2021-127)。
全球外国证券投资(FPI)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空间集聚特征,地理禀赋和营商环境制度变迁是驱动这一重要国际金融现象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证券交易的地理根植性逻辑,以空间杜宾模型和2005—2020年全球90个国家(地区)数据,实证检验了地理...
关键词:地理禀赋 营商环境 外国证券投资 地理根植性 
国内普惠金融研究的热点演化与展望——基于金融地理学的视角被引量:1
《地理科学进展》2023年第2期406-416,共11页彭宝玉 张博 孙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160)。
普惠金融对降低贫困和促进发展成果分享具有重要意义,是国际金融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议题。论文基于2005—2021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3421篇核心期刊论文,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技术分析了中国普惠金融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热点演化,结果表明:(1)...
关键词:金融地理学 普惠金融 金融排斥 研究热点 中国 
中国金融各行业空间集聚演变与影响因素被引量:1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5期541-551,共11页田卡吨 彭宝玉 李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71160)
金融空间集聚对于优化金融资源空间配置、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及促进城市功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区位基尼系数、重心模型、区位熵和面板数据回归等方法,对中国金融各行业空间集聚的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金融业...
关键词:金融地理学 银行业 保险业 证券业 空间集聚 影响因素 省级单元 
数字技术进步驱动区域消费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金融地理学的视角被引量:8
《湖南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44-51,共8页李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数据驱动制造业供给质量提升的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编号:19BJY103);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协同发展研究”(编号:2021S0014)。
以2006—2020年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粤港澳三大区域的消费金融市场为研究对象,从金融地理与金融科技融合的空间视角,基于通信系统从4G到5G迭代升级的时间维度,实证分析数字技术进步与区域消费金融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整体而...
关键词:数字技术 消费金融市场 金融地理 高质量发展 
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交互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空间面板联立方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9
《统计学报》2022年第1期27-39,共13页姚璐 王书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03142);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培育项目(2019SK024)。
从金融地理学视角出发,使用2007—2019年中国280个地级市的宏观面板数据,构建金融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联立方程模型,利用广义空间三阶段最小二乘法(GS3SLS)检验了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空间交互溢出效应。研究表明:金融集...
关键词:金融地理学 金融集聚 区域经济增长 空间交互 溢出效应 
欠发达地区城市群金融机构空间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以中原城市群为例被引量:7
《经济地理》2022年第1期70-78,共9页赵建吉 刘岩 王艳华 苗长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1ZDA08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JL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119、413011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YJA790123)。
基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登记系统的金融机构微观数据,综合运用NNI、Ripley’s K函数和空间热点聚类等方法,研究1998、2008、2018年中原城市群金融机构空间格局、集聚特征及热点分区,采用泊松回归模型研究中原城市群金融机构空间集聚的主...
关键词:金融地理学 金融机构 空间演化 泊松回归 中原城市群 金融业 
金融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地理学发展被引量:13
《经济地理》2021年第10期106-116,共11页潘峰华 蒙莎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22006、41871157)。
金融地理学主要研究金融要素和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影响,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随着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城市与区域发展金融化和全球金融网络等成为金融地理学的新兴前沿领域,文章重点梳理和评述以上两个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一方...
关键词:金融地理学 金融化 城市与区域发展 金融全球化 全球金融网络 住房金融化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生存的时空差异和影响因素——以P2P网贷行业为例被引量:3
《地理科学》2021年第5期747-758,共12页汪明峰 赵玉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AZD007)资助。
以P2P网贷平台为例,探究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生存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P2P网贷平台寿命的城市差异较大,平台上线和退出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北京及其周边城市。(2)平台经验和较高的城市经济水平有利于平台存续和合规发...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P2P网贷 生存分析 集聚经济 金融地理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