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党

作品数:155被引量:11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姚琦张永李俊陈忠纯楚永全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社会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莫把组织和领导混为一谈
《基层政治工作研究》2017年第11期72-72,共1页罗建华 
一滴水,如若离开河流的润泽和滋养,就会立即干涸;一个人,如若离开组织的怀抱和培养,就会一事无成:正所谓,待遇地位党给予,成长进步党培养。可以这样说,从小至大的整个成长过程,我们每一个人无时无刻都沐浴和享受着组织的关怀和照顾。没...
关键词:组织 领导 成长过程 个人 培养 进步党 照顾 关怀 
米尔顿·弗里德曼:从遭人摒弃到名满天下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9年第8期8-10,共3页施瓦茨 力文 
米尔顿不是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只是在作为一名研究生时,才发现经济学是有待征服的一个帝国。从一开始起,在没有遗传的智力优势的情况下,经济学成了他一生的主要热恋对象。米尔顿生平的这种特征使人联想起另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
关键词:米尔顿·弗里德曼 名满天下 经济学家 罗斯 进步党 经济理论 大卫·李嘉图 同志情谊 货币思想 可检验 
《大共和日报》与章太炎被引量:3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年第2期167-174,共8页汪幼海 
《大共和日报》是辛亥革命时期重要的党派报纸之一。本文对该报的沿革与定位、经营与管理,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在依据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力求勾画出该报第一任社长章太炎的政治思想和新闻思想,勾画出《大共和日报》几次易帜的曲折历程。
关键词:章太炎 袁世凯 进步党 “二次革命” 南京临时政府 孙中山 中华民 1912年 新闻思想 宋教仁 
评析民主进步党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39-44,共6页胡公展 
“20年后把国民党赶下太平洋”,这是台湾的民主进步党(以下简称民进党)成立伊始喊出的口号,曾被人们看作是梦呓。然而时至今日,民进党却已成为岛内能够掣肘国民党的第一大反对党。民进党成立不过5年,党员不足2万,与建党几近百年(1894年...
关键词:民进党 中国国民党 台湾人民 进步党 一国两制 大陆政策 台独党纲 民主 反对党 和平统一 
黎巴嫩战乱析因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68-71,26,共5页王国富 
黎巴嫩战乱的硝烟虽已散去,但导致战乱的原因并没有得到消除,黎巴嫩今后政局的发展取决于这些原因的变化,因而分析黎巴嫩战乱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一。
关键词:德鲁兹派 长枪党 阿迈勒运动 黎巴嫩内战 阿以冲突 逊尼派 真主党 塔伊夫 析因 社会进步党 
梁启超与民国初年政党政治被引量:3
《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72-76,共5页姜波 
一在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西方资产阶级政党观念大量传入中国,对社会各阶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梁启超是较早接受并宣传西方政党制度的资产阶级改良政治家。早在《清议报》及《新民丛报》时期,梁启超就对欧美及日本的政党活动作了大...
关键词:梁启超 政党政治 袁世凯 西方政党制度 国民党 资产阶级改良派 西方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 进步党 政党观念 
战火中的中国驻外武官
《国际人才交流》1992年第Z1期60-66,共7页张丽 
海湾战争爆发,多国部队的飞机以非凡的攻势向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实施轰炸。在关注这场震撼世界的现代化战争的同时,我更关心的是我们驻伊拉克武官曹彭龄和他夫人章谊的生命安危。四处打听,当得知他们同所有驻伊拉克的中国人员在战争打...
关键词:现代化战争 战争爆发 曹彭龄 生命安危 多国部队 社会进步党 赛隆 火中 维克多 武装民兵 
二次革命后的国会与党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5期27-32,共6页李书源 
二次革命后的国会与党争是民初民主宪政试验的最后一幕.袁世凯为建立其独裁统治,不仅排斥激进的资产阶级政党,也排斥温和的资产阶级政党,由此导致了国会政党关系与政党格局的新变化。进步党与国民党日趋一致并对袁世凯有所抗争,但软弱...
关键词:袁世凯 国民党 进步党 二次革命 国会议员 政党政治 议会政治 熊希龄 政治性格 起草委员会 
吃得越多 胃口越大——美国在中东由染指到独吞的扩张行径
《世界知识》1991年第18期24-26,共3页老笔 
资本这东西,有一个突出的特性,就是“吃得越多,胃口越大”。它的胃是填不满的。而美国作为暴发的资本帝国,这一特性表现得尤为明显。以中东地区为例,从本世纪20年代到现在,美国从与老牌殖民主义争夺石油资源,与苏联争夺势力范围,到企图...
关键词:中东地区 巴勒斯坦问题 石油资源 第四次中东战争 基督教马龙派 石油公司 第四点计划 中东问题 社会进步党 杜鲁门 
黎巴嫩出现和平曙光
《世界知识》1991年第11期17-19,共3页李义昌 
各派民兵征战不休,黎巴嫩兵燹内乱16年; 阿盟促成塔伊夫协议,各派民兵终于同意交出武器、握手言和——5月1日,满载着黎巴嫩政府军的车队隆隆开进贝鲁特东部的舒夫山区、阿莱山区,以及北部的凯斯鲁万和朱拜勒等地,开始接管这些原来由各...
关键词:塔伊夫 民兵组织 黎巴嫩内战 国家主权 阿迈勒运动 基督教马龙派 朱拜勒 社会进步党 夫山 黎巴嫩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