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

作品数:18被引量:13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建军胡振华贺康宁毕华兴冯慧敏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教育部更多>>
相关期刊:《山西水土保持科技》《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水土保持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林土壤入渗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77-87,共11页崔艳红 毕华兴 侯贵荣 王宁 王珊珊 赵丹阳 马晓至 云慧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97172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1704)。
【目的】研究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林在不同林龄和密度条件下土壤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林分结构精准提升提供功能导向的调控依据。【方法】在野外采用双环法测定不同林龄(15、25和35年)以及不同密度(800、1200、1600、1800和2200株...
关键词: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 土壤入渗 入渗模型 主成分分析 刺槐林 林分密度 林龄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研究被引量:16
《水土保持学报》2019年第6期213-219,共7页王宁 毕华兴 郭孟霞 孔凌霄 侯贵荣 常译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黄土残塬沟壑区水土保持型景观优化与特色林产业技术及示范”(2016YFC0501704);2019校专项-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科研基地建设-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2011协同创新中心)(市级)(PXM2019_014207_000099)
为明确在干旱缺水地区,植被对深层土壤水分的过度消耗以及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在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选取林分密度1 300株/hm^2的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裸地为对照,利用Enviro-SMART土壤水分监测系统(FDR)和热扩散探针(TDP)技术对当地刺...
关键词: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 刺槐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合理密度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坡面水分边缘效应被引量:3
《农业工程》2014年第4期100-102,共3页冯慧敏 王电龙 胡振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72214);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编号:201306)
对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不同整地方式的水分边缘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几点结论:①坡耕地距边5 m部位土壤水分含量高于距边2 m和地边缘部位,距边2 m和地边缘部位土壤含水量相差不大;②水平阶0~100 cm土层边缘、中部和根部3部位土壤水分...
关键词:土壤水分 边缘效应 黄土残塬沟壑区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研究被引量:5
《水土保持研究》2010年第5期226-230,共5页郑芳 张建军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3A1204)
干旱半干旱黄土区土壤水分的研究对该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对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荒草坡、刺槐林地、虎榛子林地的土壤含水量进行时空变化分析后发现:不同降水年份各地类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垂直变化差异显著。偏涝年各地类...
关键词:土壤水分 季节变化 垂直变化 黄土残塬沟壑区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塬坡坡面土壤水分特征分析被引量:9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257-260,共4页胡振华 冯慧敏 王电龙 张勇 
通过对黄土残塬区坡面土壤水分规律研究,阐明塬坡坡面的土壤水分特征。采用烘干称重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研究结果表明:整地方式对坡面土壤含水率有较大影响;坡度与坡向对坡面土壤含水率亦有较大影响。相同下垫面条件下,小坡度阴坡土壤含...
关键词:土壤水分 整地方式 坡度 坡向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塬坡坡面土壤水分特征研究被引量:2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8年第4期12-14,共3页胡振华 冯慧敏 王电龙 张勇 
山西省青年科技基金(20031048);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200213);山西省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
对黄土残塬沟壑区塬坡坡面土壤水分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整地方式对坡面土壤含水率有较大影响,采取整地坡面的土壤含水率明显高于同等条件下没有采取整地措施的自然草坡;坡度与坡向对坡面土壤含水率亦有较大影响,相同下垫面条件下,坡度...
关键词:土壤水分 坡面 坡度 坡向 整地方式 黄土残塬沟壑区 河沟流域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动态研究被引量:8
《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第6期65-68,共4页李俊 毕华兴 李孝广 李笑吟 刘利锋 郭孟霞 刘鑫 
973项目"森林植被调控区域农业水土资源与环境的尺度辨析与转换(2002CB111503)";教育部重大项目"北方退耕还林区水土保持型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10407)"共同资助
采用时域反射仪(TDR)于2005年在晋西蔡家川流域对刺槐、油松等8植被类型样地进行了土壤水分动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005年,0~200cm土壤水分含量平均值变化过程除农地外,不同地类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差异性小,研究期内土壤水分日...
关键词:黄土高原 土壤水分动态 植被类型 
晋西黄土残源沟壑区不同林分暴雨产流产沙作用分析被引量:13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年第3期37-42,共6页张晓明 孙中锋 张学培 
国家攻关课题(2001BA510B01);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81026)
通过对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不同林分的径流场近6年的定位观测,分析林分对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山杨、油松、虎棒子、绣线菊、黄刺梅形成的次生林及虎榛子灌木林林分暴雨时产流产沙远较其他林分少;林草型林草带状间作、草林型林草...
关键词: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 林分结构 暴雨 产流产沙作用 水土保持林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水分变化及其利用效率研究被引量:7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248-251,共4页胡振华 王治国 高宏旭 王利军 
通过定位观测 ,分析了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土壤水分动态、土壤供水与耗水关系及林木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及坡向的影响 ,水分分布极为不均 ,不同部位水分变化规律的总趋势是 :沟底 >沟坡下部 >塬面 >塬坡 >沟坡中...
关键词:水分动态 水分利用效率 水分供需 黄土 土壤水分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防护林热收支特性及蒸散研究被引量:1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7-13,共7页贺康宁 张学培 赵云杰 魏天兴 
中日黄土高原治山技术培训项目
应用自记综合气象观测塔,对刺槐和油松林进行了以蒸散研究为目的的防护林热收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994年生长季日平均实际太阳辐射量为7~24MJ·m-2;刺槐林林冠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为15%,油松林的反射率在10%以...
关键词:蒸散 净辐射 太阳辐射 反射率 潜热 波文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