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蘖成穗率

作品数:17被引量:21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蒋彭炎王龙俊俞欣妍陈琳郑金伟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扬州大学江苏省农林厅安徽拜尔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云南农业》《农村新技术》《河南农业》《浙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漯河市小麦高产稳产关键栽培技术
《河南农业》2019年第31期48-48,共1页赵芍芍 张文斐 
一、选择优良品种小麦获得高产的核心是提高茎蘖成穗率,因此,对于漯河市乃至黄淮南片麦区应该选择早播半冬性小麦品种,特别是成穗率高、分蘖能力强的品种。适宜漯河市推广的品种主要有矮抗58、漯麦系列、丰舞981、周麦22、豫农416、众麦...
关键词:漯河市 高产稳产 小麦 优良品种 茎蘖成穗率 技术 栽培 黄淮南片 
机插密度对武运粳31号茎蘖成穗率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中国稻米》2019年第4期104-105,共2页徐晓杰 徐玉峰 朱晓玉 张庆 凃荣文 
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SXGC(2017)051);江苏武进(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SXGC(2017)052)
以武运粳31号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机插密度(机插规格或抓苗量)对其茎蘖成穗率及产量的影响,以明确分蘖力中等、穗型中等水稻品种高产群体的适宜机插密度。结果表明,武运粳31号机插,在行株距为29.7cm×12.5cm、抓苗量为4株左右时,茎蘖成穗...
关键词:机插密度 茎蘖成穗率 产量 武运粳31号 
生物质炭基肥对水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39
《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第5期175-180,共6页乔志刚 陈琳 李恋卿 刘福礼 胡仁健 郑金伟 俞欣妍 王家芳 潘根兴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技术研究"(200903003)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农学性状和氮素利用率等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生物质炭基肥(低氮量炭基肥,BCF1;高氮量炭基肥,BCF2)和常规复合肥(常规肥,CF)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复合肥相比,虽然BCF1处理施氮总量显著...
关键词:生物质炭基肥 水稻产量 氮素利用率 茎蘖成穗率 生物炭 
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水稻茎蘖成穗率被引量:4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300-303,共4页黄永相 郭涛 李伟 蒋世河 陈志强 郭建夫 
广东省水稻产业化推进专项(2007A020400003);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粤财教[2009]356号);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B020301003)
选择丛生型籼稻品种HFA-1与少蘖型粳稻品种02428为亲本构建5个世代联合群体(P1、P2、F1、F2和F2∶3),运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对水稻茎蘖成穗率进行遗传模型判别和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水稻茎蘖成穗率既受1对主基因...
关键词:水稻 茎蘖成穗率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遗传效应 
不同缓释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14
《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9期20-21,共2页李布 钱灵芝 黄伟丽 陈雅娟 
不同缓释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供试缓释肥品种均能使水稻产量达到9 000 kg/hm2以上,不同缓释肥品种之间水稻籽粒产量有显著差异,缓释生态肥和玖功TM水稻控释肥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余缓释肥。5种缓释肥...
关键词:缓释肥 水稻 茎蘖成穗率 农艺性状 产量 
水稻高产栽培途径与新美洲星的应用效果
《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7期400-400,共1页朱永平 
水稻生产是由低产到中产到高产,逐步走过来的,因而人们习惯于依靠增密、增肥的措施,以期获得更多的穗数和更高的产量。但大量的研究资料和高产实践表明,在产量水平已经比较高的今天,要近一步提高产量,通过增加穗数的方式增产潜力已接近...
关键词:栽培途径 水稻高产 美洲星 有效穗数 应用 茎蘖成穗率 水稻生产 研究资料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操作指南被引量:4
《江西农业》2012年第5期38-39,共2页钟旭华 
技术内涵水稻"三控"施肥技术主要内容为控肥、控苗、控病虫,简称"三控",故而得名。"控肥"就是控制总施氮量及基蘖肥施氮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控苗"就是控制无效分蘖和最高苗数,提高茎蘖成穗率和群体质量,实现高产稳...
关键词:施肥技术 操作指南 水稻 群体质量 氮肥利用率 茎蘖成穗率 食用安全性 病虫害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农村新技术》2011年第5期7-9,共3页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具有高产、省工、节本、精确定量的优点。该技术体系是在根据品种特性、目标产量、栽培方式确定适宜基本苗的基础上,促进有效分蘖。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够苗,通过水肥调节控制无效分蘖,把茎蘖成穗率提高到80%~...
关键词:精确定量栽培 技术 水稻 有效分蘖 茎蘖成穗率 品种特性 目标产量 栽培方式 
水稻减苗扩行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0年第3期12-12,共1页白爱学 
减苗扩行高产栽培技术以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理论为支撑,强调提高茎蘖成穗率,培育抽穗后高光效高产群体。该技术不仅适用于中产田变高产田,而且更适用于高产田变更高产田。不仅适用于湿润育秧栽培,而且适用于肥床旱育秧栽培、抛秧...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 高产群体质量 茎蘖成穗率 旱育秧栽培 高产田 栽培理论 湿润育秧 
水稻精准定量栽培控病增产技术
《云南农业》2009年第3期14-14,共1页周艳波 
水稻精准定量栽培技术是在水稻叶龄模式与控制作物群体质量的基础上,对水稻进行精确诊断与管理相结合的一项现代栽培新技术。该技术是为了构建水稻在抽穗至成熟期形成高光效群体,运用定量施肥调控技术,对水稻各部器官的生长作定量定...
关键词:栽培新技术 增产技术 水稻 群体质量 高光效群体 茎蘖成穗率 叶龄模式 调控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