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反叛

作品数:19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邹秀荣徐慧琴刘春芳邴正谷鹏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济南幼儿师范学校山东工商学院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收藏投资导刊》《南国红豆》《时代文学(上半月)》《商情》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谈中国当代艺术的反叛精神
《收藏投资导刊》2017年第2期67-69,共3页董行茜 
中国当代艺术发生、发展于精神反叛,并将继续反叛下去。文章从文化的延续性,社会文化对艺术的决定性上分析了中国当代艺术爆发反叛精神的历史必然性,对中国当代艺术反叛精神的缘起、表现、重要事件进行了梳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反叛...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 反叛精神 社会文化 艺术发生 精神反叛 延续性 必然性 决定性 
朦胧诗的文化传承与精神反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90-196,共7页聂茂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新时期文学自信力研究"(15FZW061)
朦胧诗创作者走的还是从"感时伤国"到"涕泪飘零"的老路,秉承的依旧是屈原式的精神余脉,但他们的努力没有得到主流话语的承认。朦胧诗因为"阅读与诠释习惯"问题而受到批判。朦胧诗与"九叶派""新月派"以及六十年代台湾现代派诗歌的"精神反...
关键词:朦胧诗 表达策略 诗歌传统 精神反叛 
论易卜生的个人精神反叛观念——以《布朗徳》与《培尔·金特》为例
《青春岁月》2013年第9期35-35,共1页付婷婷 
易卜生的戏剧反映了对自我的追求和对伪善的习俗与道德的抨击,他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反抗社会秩序、追求精神反叛的"个人主义"者,然而这种对"个人主义"精神的强调若把握不好,则会陷入虚无和利己。《布朗徳》和《培尔·金特》便是这两...
关键词:易卜生 精神反叛 个人主义 
一本属于年轻人的书——解读凯鲁亚克的《在路上》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06-109,共4页张慧诚 任群 
在二十世纪,反叛、个性成为美国社会中一种张扬个性的新的力量,"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家凯鲁亚克在他的《在路上》一书中向我们描述了美国20世纪中期社会叛逆者的生活方式和他们不懈追求的精神向往。他们执着追求自由,敢于独自冒险的精...
关键词:凯鲁亚克 精神反叛 向往自由 张扬个性 
《在高原》与人的精神反叛、精神自由
《商情》2012年第51期148-149,共2页王远年 
湖南省教育厅2008年立项课题“易卜生与挪威文学现代性研究”(批准号:08C359)
易卜生终身追求和肯定“自己的性格以及首创的和独立的精神”,《在高原》就是表现人的精神反叛和追求个性自由。长诗塑造一个为了追求事业而放弃爱情、婚姻和日常生活的一切束缚,毅然退隐到山顶上去独自生活的青年艺术家形象,表现“...
关键词:易卜生 《在高原》 精神反叛 精神自由 爱情婚姻观念 
革命的第二天——《大瑟尔》中精神反叛的悖论被引量:2
《外国文学评论》2011年第4期87-98,共12页刘春芳 
《大瑟尔》是"垮掉之王"凯鲁亚克后期的重要作品。经过了《在路上》时期的激情反叛,凯鲁亚克逐渐认识到垮掉派精神追求的无果结局,但他又无法对从前的反抗方式简单予以否定,因此,《大瑟尔》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作者无法摆脱的悖论。这些...
关键词:《大瑟尔》 悖论 凯鲁亚克 
残雪:荒诞文本背后的精神反叛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98-100,共3页王秀杰 
在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里程表上,残雪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她的作品文本以审丑、变形、隐喻、逆向拟人的方式以及荒诞的超验世界表达出对人的灵魂世界和人性的深刻体察。其荒诞文本以文字迷宫的晦涩难懂、意象的极度变形、女性意识的...
关键词:荒诞 意象 审丑 女性意识 
“精神反叛”的人物系列——试析易卜生的戏剧人物被引量:2
《时代文学(上半月)》2006年第6期84-86,共3页邹秀荣 
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的易卜生,早在19世纪中后期,就敏锐地感觉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与生存危机,围绕着“如何生,怎样死”这一无法回避的问题,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开掘。本文从生存困境和精神反叛两个方面对易卜...
关键词:精神反叛 自我主义 异化 人性复归 
试论曹禺对中国话剧的建树及意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104-109,共6页徐慧琴 
中国话剧从春柳社的生硬移植到左联话剧的粗糙雷同 ,走过了一条艰难跋涉的探索之路。经过二十多年的披荆斩棘 ,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终于出现了曹禺这样大师级的剧作家 ,为中国话剧的成熟 ,矗立起一块高大的纪念碑。曹禺对中国话剧的建树及...
关键词:伦理批判 精神反叛 悲剧 话剧文学样式 
从对精神反叛的宣扬到对个性解放的批判——《玩偶之家》与《伤逝》主题的比较被引量:2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108-109,共2页陈世球 
在追求个性解放的道路上 ,易卜生借娜拉由满足到反叛 ,再到出走的人生轨迹 ,提出了妇女争取解放的“独立宣言” ,但是娜拉出走后的归宿却是盲目的 ;鲁迅借子君由反叛到出走 ,再到无助 ,最后又回到旧家庭的经历 ,辩证地宣告了个性解放的...
关键词:精神反叛 个性解放 《玩偶之家》 《伤逝》 娜拉 妇女解放 易卜生 鲁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