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荒原

作品数:106被引量:8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碧艳孙媛傅霞虞颖曹蓉蓉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外国语大学延安大学天津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张炜《河湾》关键词的精神分析
《南方文坛》2024年第6期162-165,共4页晏杰雄 杨倩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长篇小说文体发展史”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BZW171。
张炜长篇小说中的“水”,向来是他敏锐把握时代变化的精神意象。早年名作《古船》中的“水”象征民族不息的生命,由《古船》驶向《河湾》,“水”也实现了新时代赋予的精神转向,从家族秘史的见证者上升为消解精神荒原的救赎剂。《河湾》...
关键词:《河湾》 《古船》 精神荒原 精神意象 张炜 精神分析 网络时代 关键词 
《雨王亨德森》的空间叙事探析
《河北画报》2023年第12期145-147,共3页高慧鸽 
《雨王亨德森》是索尔贝娄于1959年发表的小说,讲述了美国富翁尤金亨德森离开美国都市到非洲探寻自我的旅程。本文以列斐伏尔的三维空间理论为视角,从地志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三个方面探讨主人公的蜕变之旅。三个空间交织在一起,...
关键词:《雨王亨德森》 空间解读 非洲 精神荒原 自我救赎 
在荒原中探寻生命的光亮——小珂《追光者》导读
《读写月报》2021年第30期4-7,共4页肖燕丽 
【阅读导引】本文节选自当代青年小说家小珂的中篇小说《追光者》。小说以司明被皮兰之光吸引来到皮兰为故事的开始,在司明第一次看到疑似皮兰之光的光束时持否定态度,但故事的最后他又确信皮兰之光存在的必然性司明是能意识到自己身处...
关键词:生活在别处 镜中花 精神荒原 皮兰 司明 阅读导引 必然性 
意义世界——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于精神荒原上的探索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93-95,共3页李申 
《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通过象征展现了一副现代西方世界的“荒原”图景,诗中主人公普鲁弗洛克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犹疑不决,最终理想破灭。然而,通过联想《圣经》中的典故,普鲁弗洛克将自己同先知约翰和乞丐拉撒路做对比,探...
关键词:荒原 普鲁弗洛克 意义世界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李洱《应物兄》论被引量:1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14-19,32,共7页杨有楠 
与其说《应物兄》是在有意接续某种文学书写传统,不如说它是在尝试把自我抛出既有的书写经验之外,以捕捉一直变化且变化太快的当代的形象。小说虽仍有一条大致的故事主线,但更大的叙事能量其实来自于丰盈芜杂的细节,以至于《应物兄》实...
关键词:李洱 《应物兄》 日常生活 知识分子 精神荒原 
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
《初中生之友》2020年第3期12-13,共2页何圆圆 李弗不(指导) 
我们好像总是在用力拥抱这个世界,不论它是不堪还是荣耀;我们又好像总是在屈服于这个世界,即使有时明知道是错的,也怯于去抗争。于是有人迷失,找不到原点;于是有人自我,体味不到他人;于是丑恶的人面对着假面的人。然而,在这茫茫荒芜之中...
关键词:精神荒原 假面 迷失 
“荒原”的延续与变体:论红柯《古尔图荒原》的“荒原书写”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1期95-99,共5页赵艺阳 唐晴川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抒情的主体:红柯小说艺术论(2018J04)
“荒原”自诞生以来,经由艾略特的经典书写后,不断生发延展,已经成为一个半固定式的或具有稳定内涵的象征隐喻的意象符号。而红柯中篇小说《古尔图荒原》作为“荒原书写”的一种延续与变体,不仅突破了他自身写作的“红柯印象”,也展现...
关键词:红柯 《古尔图荒原》 艾略特 精神荒原 创伤 
《都柏林人》诗性政治与精神荒原症候——《都柏林人》的圣杯追寻被引量:3
《文艺争鸣》2019年第10期178-182,共5页高红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文学中国网络小说对英美现代奇幻文学的本土化改造”(项目编号:19YJA751011)阶段性成果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1882—1941)是现代主义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Dubliners,1914)作为乔伊斯创作的早期作品,继承了莫泊桑和契诃夫的现实主义写法的同时,融入了...
关键词:《都柏林人》 詹姆斯·乔伊斯 短篇小说集 骑士传奇 早期作品 精神荒原 现代主义文学 圣杯 
“畸人之爱”:卡森·麦卡勒斯笔下的精神荒原
《文化学刊》2019年第10期113-115,共3页黄珏 
卡森·麦卡勒斯是美国南方作家中的佼佼者,23岁即以处女作艳惊文坛,其作品多展现20世纪现代人所面临的种种精神困境。麦卡勒斯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群古怪的“畸零人”形象,以其身体和心智的双重畸零隐射严重的精神异化现象。本文以其代...
关键词:卡森·麦卡勒斯 《心是孤独的猎手》 《伤心咖啡馆之歌》 畸零人  孤独 
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
《作文通讯》2019年第18期16-17,共2页何圆圆 
我们好像总在用力拥抱这个世界,不论它是沉沦或是荣耀;我们又好像总在屈服于这个世界,即使有时明知道是错的,也怯于去抗争。于是,有人迷失,找不到方向;有人自我,不去体谅他人。然而,这茫茫宇宙中,总有那么一些不太一样的人。即使生活给...
关键词:世界 精神荒原 沉沦 抗争 迷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