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恢复系

作品数:26被引量:7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涛王才林赵庆勇朱镇张亚东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扬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种子》《分子植物育种》《湖北农业科学》《作物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优质杂交粳稻恢复系‘C66’的选育与应用
《分子植物育种》2023年第24期8172-8178,共7页张满利 李全英 李如海 陈盈 
沈阳市科技局种业创新专项(21-110-3-01);辽宁种质创新藏粮于技专项(2022JH1/10200003);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杂交稻育种学科项目(2019DD133719)共同资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优质水稻品种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的喜爱,培育优质多抗的育种新材料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保障。本研究采用中玉金标记的8K芯片检测技术,对北方杂交粳稻主要亲本进行抗病、耐冷、品质等基因检测,选择含有目标基因的...
关键词:恢复系 杂交粳稻 优质 
粳稻恢复系C418成熟胚转基因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
《分子植物育种》2020年第7期2296-2302,共7页段霞飞 黄婷 王玲 马丽 吕建澎 裴忠有 杨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北方粳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专项资助项目(2017YFD0100506);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农作物的改良和生产”共同资助。
为了建立粳稻恢复系C418转基因再生体系,本研究以不同培养基、不同2,4-D浓度、不同KT浓度及不同6-BA浓度的不同组合培养基来诱导C418成熟胚愈伤组织,以获得最适C418诱导的培养基,然后以获得的愈伤组织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转基因再生体...
关键词:粳稻 恢复系C418 转基因 愈伤组织 
稻/菰远缘杂交创制BT型粳稻恢复系被引量:2
《杂交水稻》2018年第5期12-16,共5页时羽 闫昊 陈玉波 全东兴 周广春 孟维韧 韩康顺 李彦利 
利用北方粳稻品种通35与野生禾本科植物菰进行远缘杂交,自D_2世代开始出现变异株,杂交后代分离明显,经人工选择获得了若干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的新材料;通过恢复力鉴定,筛选到了1份对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具有良好恢复能力的稳定遗传变异...
关键词:杂交水稻  远缘杂交 恢复系 选育 
利用有效穗优异配合力分子标记改良粳稻恢复系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杂交水稻》2018年第1期55-59,72,共6页谢辉 黄殿成 刘二宝 党小景 曾思远 洪德林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0AA10130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10097110038;20130 097110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KYZ201202-9)
亲本性状配合力改良是提高水稻杂种优势水平的重要环节。利用粳稻恢复系武育粳3号R的单株有效穗数优异配合力标记RM208-180条带,以武育粳3号R为供体亲本,宁恢8号为受体亲本,通过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杂交、回交和自交,获得了RM208位点...
关键词:水稻 粳稻恢复系 有效穗 优异配合力分子标记 标记辅助选择 配合力改良 
高配合力两系杂交粳稻恢复系BR-4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3
《种子》2015年第10期105-106,共2页钏兴宽 李国生 康洪灿 王锦艳 尹正钦 孙文涛 陈国松 
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编号:2011CI 108)
选育高配合力亲本是育成强优势组合的基础。介绍高配合力恢复系BR-4的选育过程和主要性状表现以及繁殖技术要点。简要介绍配组组合保粳杂2号应用表现情况和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两系杂交粳稻 育种 恢复系 BR-4 
优质野败型粳稻恢复系粳恢35的选育和应用被引量:3
《杂交水稻》2015年第1期13-14,18,共3页朱子超 王楚桃 李贤勇 何永歆 蒋刚 李顺武 欧阳杰 黄乾龙 熊英 
重庆科技攻关项目(cstc2012gg-yyjs B80001;cstc2012gg B80004;cstc2012gg B80005);2012年重庆市农发资金项目;2011年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
粳恢35是用"人工制恢"法选育的能恢复野败型粳稻不育系的粳型新恢复系,与野败型粳稻三系不育系热粳1A配组育成具有米质优、中抗稻瘟病、花粉量大等特点,于2012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杂交粳稻组合热粳优35(热粳1A/粳恢35)...
关键词:水稻 野败型粳稻恢复系 粳恢35 优质 选育 
稽稻与粳稻恢复系C堡单株有效穗的遗传分析
《温州农业科技》2014年第2期12-15,26,共5页张启武 陈兰 
稽稻是一种分蘖力强的较原始的亚洲栽培稻粳稻类型。为克服大穗型杂交粳稻F1单株有效穗数偏少的缺点。本研究调查了橹稻(P1)与粳稻恢复系C堡(P2)及其正反交F1、B1、B2和F26个世代的单株有效穗数,并对单株有效穗进行了遗传分析。结...
关键词:橹稻 粳稻恢复系 单株有效穗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遗传分析 
“一种改良BT型粳稻恢复系条纹叶枯病抗性的育种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农药市场信息》2013年第14期37-37,共1页郑庆伟 
日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王才林团队完成的“一种改良BT型粳稻恢复系条纹叶枯病抗性的育种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专利于2012年3月23日申请,2013年4月10日授权公告,专利号为ZL201210078543.6。“一种改良BT型粳稻...
关键词:国家发明专利 条纹叶枯病 育种方法 恢复系 BT型 粳稻 抗性 改良 
对粳型重组自交恢复系中配合力和性状选择的若干问题探讨
《北方水稻》2012年第1期49-50,共2页余新春 鲁伟林 夏明聪 张宗敏 余明慧 王军威 
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91100110403)
在杂交粳稻育种中,选育高配合力的恢复系是关键,不同育种工作者在恢复系测配时间上有早有晚,多数在晚代测定。文中针对水稻育种中早、晚代测配优缺点进行概述,认为早代连续测配程序化育种结合适度双列选择交配体系(DSM)法进行选育是当...
关键词:粳稻恢复系 配合力 测配 性状 
粳稻恢复系条纹叶病抗性的定向改良被引量:2
《杂交水稻》2010年第S1期264-267,共4页姚姝 张亚东 朱镇 陈涛 赵庆勇 周丽慧 赵凌 李余生 王才林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0AA101302);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点项目(2009ZX08001-19B);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1A01-7);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09303-1)
在对20个粳稻恢复系进行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的基础上,选择感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优良粳稻恢复系宁恢8号为母本,与抗条纹叶枯病的日本粳稻品种关东194杂交,以宁恢8号为轮回亲本进行回交,利用与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共分离的SCAR标记对...
关键词:杂交粳稻 恢复系 条纹叶枯病抗性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