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总动脉分叉

作品数:53被引量:20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毛天杰刘丰春张莹王从旭刘亚平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包头医学院学报》《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国际外科学杂志》《医学影像学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颈动脉体瘤多排探测器CTA诊断
《医学诊断》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潘碧涛 胡美玉 潘希敏 赖英荣 江波 
背景:探讨颈动脉体瘤多排探测器CTA (MDCTA)表现特征与诊断意义。方法:观察26个颈动脉体瘤MDCTA的平扫、增强动脉期及静脉期三期扫描图,基于动脉期强化表现将瘤体分为显著强化的I区和轻微强化的II区。分别比较动、静脉期I区、II区间的...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 计算机辅助断层成像血管造影 诊断 颈总动脉分叉 
颈动脉狭窄19例内膜剥脱术后的护理体会
《中国乡村医药》2019年第8期71-72,共2页王青美 屠苗娟 
颈动脉狭窄主要原因是颈总动脉分叉处或颅内动脉起始段动脉粥样硬化,即颈动脉壁形成斑块,当这些斑块增大或破裂就会造成颈动脉狭窄或栓塞,使远端灌注压下降,导致低灌注性脑梗死。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是将颈动脉内膜切开并剥离增厚内...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狭窄 护理 动脉粥样硬化 颈总动脉分叉 颈内动脉狭窄 CT血管造影 常规检查 
颈总动脉分叉部神经鞘瘤与颈动脉体瘤患者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4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年第6期583-587,共5页邵华 刘斐 张薇 王利新 陈斌 蒋俊豪 董智慧 石赟 郭大乔 符伟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0508)
目的:对比分析颈总动脉分叉部神经鞘瘤与颈动脉体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术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治疗的17例颈总动脉分叉部神经鞘瘤(神经鞘瘤组)和76例颈动脉体瘤(颈动脉体瘤组...
关键词:颈总动脉/外科学 神经鞘瘤 颈动脉体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诊断 鉴别 
颈动脉斑块的超声表现
《医师在线》2018年第25期20-20,共1页张心怡 
正常颈动脉走行顺、滑、直,内径由大到小依次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血管内膜面光滑呈线状,血流顺畅,为朝向头侧的层流,颈总动脉分叉处稍膨大,彩色血流饱满充盈于各段管腔。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过程是动脉内膜类脂质的沉积...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 超声表现 颈总动脉分叉 血管腔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膜 彩色血流 内膜增厚 
颈总动脉分叉部的几何形态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8年第4期329-334,共6页冯军屏 黄松 盛伟华 陆祎 宋黎涛 
目的:探讨成人颈动脉分叉部的几何形态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187例同时行颈动脉CT血管造影和头颅MRI检查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结...
关键词:颈动脉分叉 几何形态 脑缺血性疾病 
甲状腺上动脉的起始位置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8年第4期371-374,共4页陈静 李晓智 陈卓凯 官理智 庄卓凯 马铭键 丘雨旻 吴晓欣 庄宏杰 叶锋 徐达政 
2018年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科普与软科学专项基金(项目编号:201806020061)
目的探讨甲状腺上动脉的起始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解剖118具用福尔马林固定的尸体的双侧颈区,观察甲状腺上动脉的起始情况以及起始部位到颈总动脉分叉处的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状腺上动脉的起始情况可分为颈总动脉分叉处(A...
关键词:颈总动脉 颈外动脉 颈总动脉分叉 甲状腺上动脉 
双侧颈动脉体瘤所致头痛1例报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年第7期652-653,共2页陈虹秀 徐忠良 邢英琦 刘影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是一种少见的化学感受器肿瘤,多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外膜下方的动脉鞘内,肿瘤来自副神经节组织的非嗜铬副神经节,故也称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carotid body paragangliomas,CBP)。颈动脉体瘤对...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 双侧 化学感受器肿瘤 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 副神经节组织 头痛 颈总动脉分叉 功能调节 
三黄降脂方与他汀类联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年第3期409-411,共3页王和平 王浩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可累及全身大、中动脉,尤以颈动脉、冠状动脉最为常见。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常发生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反映了全身血管的病变情况,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随着年...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他汀类药物 降脂方 心脑血管疾病 三黄 颈总动脉分叉 病理基础 冠状动脉 
颈动脉斑块吃药可以控制吗
《家庭用药》2017年第8期56-56,共1页
我今年78岁,最近住院做超声提示,我的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左侧颈总动脉分叉至颈内动脉开口处狭窄(约60%~70%)。针对这个病情,医生要我吃两类药:抗血小板聚集药(阿司匹林肠溶片)和调脂的药(他汀类药物)。不做支架手术,...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 阿司匹林肠溶片 抗血小板聚集药 他汀类药物 吃药 颈总动脉分叉 颈动脉硬化 斑块形成 
适度饮用“黄芩水”益处多
《家庭用药》2016年第10期61-61,共1页王坦 
随着年龄增长,多种疾病袭扰我的晚年生活,我曾患过乙肝、慢性胃炎、腔隙性脑梗等疾病,医生说“腔梗”可能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引发的,超声检查也发现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有斑块。多年来,我喜欢阅读各种医学报刊和健康类科普文章,
关键词:不稳定斑块 黄芩 饮用 颈总动脉分叉 慢性胃炎 超声检查 科普文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