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位

作品数:83被引量:578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文忠刘旺郑思齐符育明刘洪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重庆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生活方式视角的城市青年居民交通出行与居住区位选择行为——以南京市为例被引量:2
《地理科学》2024年第1期99-108,共10页刘凯 徐媛 周晶 张敏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732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YJCZH098);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KJD580004)资助。
引入生活方式概念并作为城市青年居民细分指标,通过构建潜在类别选择模型,探讨青年居民日常交通出行方式及居住区位选择行为。基于调查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将青年居民生活方式分为“市区+个人公共交通+家庭私家车”导向、“市区+个人出行...
关键词:生活方式 出行方式选择 居住区位选择 潜在类别模型 
回流农民工家庭成员居住区位的离合和城镇化被引量:1
《地理科学进展》2023年第12期2377-2387,共11页郭卓 朱宇 林李月 柯文前 钱宏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80,41971168);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项目(DP23010306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J01145)。
居住地选择是农民工回流后必然面对的现实问题,开展回流农民工家庭成员居住区位的研究对县域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22年河南省唐河县604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和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农民工回流过程中其家庭成...
关键词:回流农民工 家庭聚合 家庭分离 居住区位 县域城镇化 
家庭居住区位对青少年学业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年第5期50-61,共12页林素絮 何琳 劳业辉 
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2022JKZG085);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高等教育对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基于家庭视角的研究”(GD21YSH04);广州市社科规划项目“广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基于育龄人群婚育观念转变的视角”(2022GZQN33)。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 CEPS)2013—2014学年数据的分析,探讨家庭居住区位对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家庭居住区位对青少年学业成绩有显著正向作用,即中心城区的家庭居住区位显著促进...
关键词:居住区位 学业成绩 中心城区 
城市居住区位与出行行为对通勤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以上海市为例被引量:4
《现代城市研究》2023年第6期88-93,99,共7页段征宇 贺璇 陈川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宏微观数据融合的城市居民生活活动与出行行为研究”(18YJAZH018)。
城市交通规划的关注点正在从交通效率到生活质量转变,而居住地区位是影响出行行为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POI数据,从一般建成环境、交通可达性和公交设施分布3个方面描述居住地区位。以上海为例,基于路径分析模型,研究城市居住区位和出行...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位 出行行为 生活质量 生活时间分配 路径分析 
城市经济学的一些理论问题
《新华文摘》2023年第2期57-60,共4页安虎森 
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很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城市经济学主要关注城市形成、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社会结构问题。在城市这一有限空间范围内,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经济活动,这些人口和经济活动都要占据一定面积的空间,而城市土地面积又是...
关键词:城市经济学 空间经济学 城市社会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 有权使用 居住区位选择 有限空间 土地租金 
不同住房产权下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都市区为例被引量:3
《现代城市研究》2022年第9期27-33,共7页韩会然 杨成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区建成环境对老年人口出行行为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以合肥市为例”(41801154);“乡城型‘老漂族'城市空间融入的过程、行为特征及机理--以合肥市为例”(41901193);“省会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的空间效应及形成机理研究--以合肥市为例”(1908085QD148)。
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区位选择会受到城市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已成为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关注的热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住宅供应体系,从居住区位选择的视角来探究城市...
关键词:居住区位选择 影响因素 排序多元Logit模型 北京都市区 
大城市远郊产业新城人口居住区位选择异质性与原因分析——以北京亦庄新城为例
《城市建筑空间》2022年第4期85-88,共4页邢雅涵 赵金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转型期中国产业新城职住空间关系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19YJCZH262);山东师范大学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转型期中国产业新城职住空间关系演变格局、机理及优化研究——以济东新城为例(S20201044516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新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但在创造经济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出现诸多问题,其中新城人口居住区位选择异质性是其中的重要表现。基于新城人口问卷调查、人口普查、经济普查、企业数据、开源数据及土地利用等数据资料...
关键词:产业新城 居住区位 异质性 
居住区位感知下的北京与非京户籍居民职住空间关系生成路径差异被引量:5
《地理研究》2021年第7期2005-2019,共15页张学波 宋金平 王振波 盛彦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150,41771181,41271132)。
户籍进入限制是中国大城市控制人口规模快速扩张的重要手段。在此影响下,当地户籍与非当地户籍居民形成了差异化的职住空间关系。本文基于居住区位感知的居民职住空间关系生成路径分析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剖析了北...
关键词:职住空间关系 户籍制度 生成路径 感知 北京 
考虑居住区位的公共交通出行行为分析模型被引量:3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20年第6期219-225,共7页钟异莹 陈坚 邵毅明 李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7XGL009).
为探讨不同层面居住区位对公共交通出行行为的影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群体动力理论,构建涵盖居住区位与心理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模型同时考虑个体层面与社区层面变量对出行选择的影响,利用Mplus软件标定模型参数.结...
关键词:城市交通 选择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群体动力理论 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 
住房属性、居住区位与流动人口城市融入被引量:12
《兰州学刊》2020年第9期69-83,共15页陆万军 赵晶晶 李放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的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6GLC00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农民获得更多土地财产权益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7ZDA076);中荷国际项目“中荷两国移民群体城市住房问题研究”(项目编号:7191101210);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深度城镇化背景下失地退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与补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KYCX18_0732)。
促进外来人口城市融入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目标,本文利用城市身份认同与长期居住意愿表征个体城市融入状况,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检验了住房属性和居住区位对乡-城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住房属性会显著影响流动人口社会...
关键词:住房属性 居住区位 流动人口 城市身份认同 长期居住意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