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头蝠

作品数:120被引量:14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冯江张树义周江刘颖孙克萍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吉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耳菊头蝠激进叫声的特征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2期167-175,共9页张春棉 郑子琪 孙淙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00392,32400377);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23205010,C2023205017);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L2022B16)。
激进叫声是动物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向对手发出的叫声,用于维持社群稳定.尽管很多研究显示蝙蝠的交流声波复杂多样,然而,仅少数研究对蝙蝠的激进叫声类型进行了准确分类.以大耳菊头蝠(Rhinolophusmacrotis)为对象,通过录制其激进叫声,基...
关键词:声通讯 交流声波 激进行为 大耳菊头蝠 
河北石家庄发现大耳菊头蝠和狭耳鼠耳蝠
《动物学杂志》2024年第5期754-765,共12页陈煜 郭东革 杜建滢 王续帆 徐言言 刘森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No.2021FY100300,2021FY100301)。
2023年7月,在河北石家庄市井陉县朱砂洞村朱砂洞(38°10′48″N,113°55′22″E,海拔509 m)使用竖琴网捕获16只菊头蝠(Rhinolophus spp.)和4只鼠耳蝠(Myotis spp.)。测量了捕获样本的外部形态、头骨特征以及录制了回声定位声波,并扩增了...
关键词:翼手目 大耳菊头蝠 狭耳鼠耳蝠 回声定位声波 河北省 分布新记录 
大菊头蝠和中菊头蝠分娩声波的特征
《动物学杂志》2024年第3期358-368,共11页郭东革 徐言言 王芳 王莹 刘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2201265)。
动物的声学信号在信息传递和维持社群稳定等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对于占据夜空生态位并集群生活的蝙蝠,它们日间栖息于几乎没有光照的洞穴中。这些夜行性蝙蝠主要借助声信号介导重要生活史事件,包括生殖、觅食、通讯和空间...
关键词:大菊头蝠 中菊头蝠 交流叫声 分娩 声谱特征 
四种菊头蝠在不同状态下回声定位声波的可塑性
《野生动物学报》2023年第3期515-521,共7页张现政 黄晓宾 王玉娟 杨金颋 郑小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2001096);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2101AU070056,202001AT070025)。
为探究菊头蝠(Rhinolophidae)回声定位声波在不同状态下的可塑性,于2022年7月在昆明市法古甸村仙人洞捕获18只蝙蝠,经鉴定隶属于菊头蝠科大耳菊头蝠(Rhinolophus macrotis,7只)、贵州菊头蝠(Rh.rex,4只)、马铁菊头蝠(Rh.ferrumequinum,4...
关键词:菊头蝠 回声定位声波 飞行状态 手持状态 悬挂状态 声学可塑性 
马铁菊头蝠在西藏首次发现被引量:1
《四川动物》2023年第1期54-60,共7页何敏怡 邓汶圃 李彦男 谢慧娴 梁晓玲 岳阳 吴毅 余文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0394,32192421);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21FY100303);西藏重点区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边境地区)项目(ZL202203601)。
2019年7月、2021年7月,分别在西藏自治区错那县和墨脱县开展翼手目Chiroptera物种多样性调查,使用蝙蝠竖琴网采集到4只菊头蝠(1♂,3♀)。该批标本体型较大,前臂长60.13~63.04 mm(61.70 mm±1.31 mm,n=4)。头部具发达鼻叶,鞍状叶两侧中...
关键词:翼手目(蝙蝠) 马铁菊头蝠 西藏自治区 新记录 
首都园林绿化行业积极筑牢北京生物多样性之都基底 京华大地万物生被引量:1
《绿化与生活》2022年第11期10-17,共8页李辉(摄影) 
密云区发现栗鸢;继去年密云区出现30只黑鹳种群之后,今年,顺义和平谷的平原地区再次飞临十余只黑鹳……这些珍稀濒危物种在北京频繁亮相,在为北京生态环境点赞。“黑鹳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现身并非个例。”市园林绿化局有关负责同志介...
关键词:大足鼠耳蝠 生物多样性 黑鹳 大天鹅 菊头蝠 栗斑腹鹀 珍稀濒危物种 震旦鸦雀 
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执法“北京模式”见成效
《国土绿化》2021年第12期40-41,共2页薛杰喜 胡玥 刘博 
近年来,北京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创造优越的栖息场所。目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鸨有4只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安然越冬,震旦鸦雀已在房山、大兴、丰台等地频频被发现,黑鹳、...
关键词:大足鼠耳蝠 菊头蝠 野生动物保护 震旦鸦雀 黑鹳 褐马鸡 栖息场所 北京城市副中心 
雄性菲菊头蝠夏季集群大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动物学杂志》2021年第3期330-337,共8页邹文玉 徐榕 王桢 王维维 高会敏 罗波 邓迎春 梁海英 冯江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31800323);西华师范大学校内基金项目(No.18B024,17E066);西华师范大学本科生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No.S202010638082)。
本研究以栖息于废弃防空洞的雄性菲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夏季集群大小变化及其潜在影响因素。应用红外热成像仪监测菲菊头蝠在6月到8月期间的集群大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一般线性回归模型,检验菲菊头蝠...
关键词:蝙蝠 栖息地 集群大小 月变化 
2021年英国哺乳动物协会年度摄影师大赛获奖作品欣赏
《世界科学》2021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刘迪一(译) 
2021年4月,英国哺乳动物协会年度摄影师大赛揭晓评选结果。此次大赛的主题是疫情封锁期间的哺乳动物,共18张照片入围,其中,丹尼尔·惠特比捕捉到的菊头蝠展翅的画面,以及罗宾·莫里森镜头下灰松鼠伸爪够食的瞬间,分获大赛的冠、亚军。...
关键词:大赛 菊头蝠 摄影师 莫里森 获奖作品 哺乳动物 丹尼尔 英国 
辽宁省翼手目分布新记录种大耳菊头蝠被引量:2
《动物学杂志》2020年第5期647-650,共4页王鹏程 刘高鸣 朱平芬 刘伟强 李萌 王潇 周旭明 
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项目(No.2018-08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No.2019M660044)。
翼手目(蝙蝠)物种独特的飞行能力、夜间活动模式及相近的形态学特征,增大了科研人员在野外对其进行准确鉴别和调查的难度,因此翼手目物种的多样性和分布信息亟需综合多种调查技术开展广泛深入研究。2019年8月,作者在辽宁省朝阳市野外调...
关键词:翼手目(蝙蝠) 物种分布 新记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