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肌肌电

作品数:45被引量:24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余哲王晓宇林雪峰陈永进张富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第四军医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口腔医学》《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当代医学》《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济南军区总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电针联合稳定型咬合板对咀嚼肌功能紊乱患者疼痛及咀嚼肌肌电的影响
《中医康复》2024年第4期30-34,共5页韩佩洁 郭凯锋 谢景夏 卢钜勇 
广州市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科技项目(20232A011027);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0221299);番禺区科技计划一般医疗卫生项目(2022-Z04-060)。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稳定型咬合板对咀嚼肌功能紊乱(masticatorymuscledisorders,MMD)患者疼痛及咀嚼肌肌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在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治疗62例MM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关键词:电针 稳定型咬合板 颞下颌关节紊乱 咀嚼肌功能紊乱 
不同类型咬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中国实用医药》2021年第27期69-71,共3页穆荣荣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咬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稳定型咬合板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松弛型咬合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松弛型咬合板 稳定型咬合板 咀嚼肌肌电 
不同咬合板接触点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咀嚼肌肌电的影响被引量:6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年第18期3506-3509,共4页雷明辉 熊璟 姬小婷 王洁 王丹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701014);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17JM8038)。
目的:探讨不同咬合板接触点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咀嚼肌肌电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自2016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40例,按照佩戴咬合板接触点不同分为两组,A...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咬合板 咀嚼肌 肌电 
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修复前后咀嚼肌肌电变化分析被引量:4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8年第4期351-354,共4页帕孜来提 斯琴高娃 买尔旦·马合木提 周晓慧 米拉·巴合提 迪丽努尔·阿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XJGRI2016081)
目的探讨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患者修复前、后不同时期咀嚼肌肌电变化规律。方法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34例,分别于修复前、初戴义齿及修复后1、3、6个月,在下颌姿势位和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分别进行双侧咬肌、颞肌前束、胸锁乳突肌、...
关键词:AC TCE KENNEDY AVA EA 
单侧后牙正锁、关节弹响与咀嚼肌肌电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口腔医学研究》2018年第3期262-265,共4页贾梦莹 邵博 辜文妍 陈青立 吕曜光 龚忠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760191)
目的:探讨单侧后牙正锁、关节弹响与咀嚼肌电活动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收集新疆医科大学大学生单侧后牙正锁组人数40例,单侧关节弹响组人数40例,无关节弹响的个别正常人数40例,分别记录各组下颌姿势位(mandibular postural positio...
关键词:锁[牙合] 颞肌 咬肌 肌电 弹响 
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咀嚼肌肌电特征研究被引量:1
《口腔医学研究》2016年第12期1273-1277,共5页任颂 李波 潘亚萍 
辽宁省临床能力建设项目(牙周病诊疗能力提高项目LNCCC-C08-2015)
目的:分析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AgP)患者咀嚼肌肌电活动,并以正常人为对照,探讨GAgP患者咀嚼肌肌电表现及对咀嚼肌功能的影响。方法:测量并记录正常组和牙周炎组双侧颞肌前束(TA)、咬肌(MM)、二腹肌前腹(DA)及胸锁乳突肌(SCM)在下颌不...
关键词: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 咀嚼肌 肌电值 
不同咬合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咬合力关系的研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年第26期97-99,共3页史滨伟 张瑞 王珊珊 宋红权 
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2013379)
目的临床分析不同咬合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咬合力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例无牙颌患者,选择常规方法进行垂直距离确定,选择正常咬合垂直距离作为基准位,每间隔0.5 mm,确定13个垂直距离。结果经过分析后得知,无牙颌患者的垂直距...
关键词:咀嚼肌肌电 咬合力关系 垂直距离 
单侧下颌第一磨牙缺失对咀嚼肌肌电的影响被引量:4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703-707,共5页范茜茜 王楠 侯爱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271162);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编号:1401045013)
目的探讨长期单侧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在下颌功能运动中双侧颞肌前束(TA)和咬肌(MM)的肌电活动特征。方法选择单侧下颌第一磨牙缺失1年或以上并未行修复治疗者18例作为实验组,关系正常者18例作为对照组,应用BioEMGⅢ肌电仪记录下颌...
关键词:第一磨牙 咀嚼肌 表面肌电图 
偏侧咀嚼者咀嚼肌肌电特征分析被引量:4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17-19,22,共4页贾玲 王云 邓超 
芜湖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cxy16;皖南医学院重点科研培育基金项目;项目编号:wk2013Z09
目的分析偏侧咀嚼者在下颌运动中的肌电特征。方法通过咀嚼肌表面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检测技术,比较偏侧咀嚼和正常咀嚼人群在下颌姿势位(Mandibular Postural Position,MPP)、最大张口运动和咀嚼运动中咬肌(MM)和二腹肌前腹(DA...
关键词:偏侧咀嚼 张闭口运动 咀嚼运动 肌电图 
咬合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咬合力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口腔医学》2015年第7期565-569,共5页温从生 刘丽 费雪芬 
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09C33115)
目的研究老年无牙颌患者垂直距离和咬合力、咀嚼肌肌电幅值的关系,为临床上确立正常垂直距离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浙江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10位老年无牙牙合患者,用常规法确定垂直距离,以正常咬合垂直距离为基准位(M位),间隔0....
关键词:咬合垂直距离 最大咬合力 标准化肌电活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