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热线

作品数:49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李牧赵剑衡谭福利曲桂兰张慧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加州大学山东建筑工程学院赣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山东建筑大学学报》《广西物理》《大学物理》《黑龙江环境通报》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等温线和绝热线不能相交于两点的两种证法
《物理通报》2018年第3期66-67,共2页卢晓凤 毛予廷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DJK2017D142,XDJK2017D138
在学习热学部分知识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命题是:理想气体的pV图上,等温线和绝热线不能有两个和两个以上的交点.显然大家都知道这一命题是正确的.且对于这一命题进行了证明.笔者引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他方法对其进行了证明,同样证明其...
关键词:理想气体 等温线 绝热线 交点 
未反应炸药冲击绝热线的近似计算被引量:4
《高压物理学报》2008年第3期329-332,共4页傅华 李金河 谭多望 李涛 
综合考虑了炸药作为一类多组分和疏松材料的特点,在已知炸药各组分冲击绝热参数的条件下,利用叠加原理和疏松材料冲击绝热线的计算方法,对未反应炸药的冲击绝热线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关键词:未反应炸药 叠加原理 疏松材料 冲击绝热线 
一个准静态过程是吸热或是放热的判断方法
《广西物理》2007年第3期59-62,共4页魏国柱 石晓玲 杜安 
辽宁省科技攻关项目(2005222005)
给出了判断一个准静态过程是吸热或是放热的简便方法.通过两个例子,说明在计算理想气体循环过程的效率时,如何运用这一判断方法。
关键词:P-V图 绝热线 等压线 吸热或放热 转折点 
理想气体任意准静态过程吸(放)热的判断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期104-105,共2页刘烈昌 
在对理想气体任意准静态热力学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判断上,结合教学,讨论了几种不同的判断方法,并举实例分析讨论.
关键词:吸(放)热 绝热线 多方过程  
反证法对热力学两命题的论证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0-12,共3页谢闰根 朱祥荣 肖强 
文章简单阐述了反证法及它在物理学中的作用。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正确性,用反证法从多方面对热力学的两个重要命题作了比较有说服力的论证。
关键词:反证法 绝热线 等温线 熵的改变 
在可逆循环热温比之和为零的推导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被引量:2
《物理与工程》2005年第2期15-17,共3页贺承绪 张可 谈应朝 杨国华 
关于任一可逆循环热温比之和为零的推导,许多教材上的阐述存在着不够准确和过于简单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比较严格的推导方法.
关键词:可逆循环 热温比 卡诺循环 推导方法 绝热线 
热力学中绝热方程和绝热线的教学讨论被引量:1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4年第5期103-103,共1页田松江 
关键词:热力学 绝热方程 绝热线 教学方法 
对多方过程的内能与热量变化的定性分析
《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4期47-50,共4页赵晓雨 雷晓蔚 
P—V图中任意一条曲线都代表系统的一种准静态过程 ,功的正负很容易从图上定性得出 ,而内能的变化与吸、放热的分析一般需要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过程的特征方程 ,较为繁琐 ,本文运用数学知识结合物理图像给出了一种简捷的定性判断法 ,...
关键词:P-V图  内能 热量 等温线 绝热线 斜率 
谈正确作卡诺循环的P—V图
《南昌高专学报》2003年第2期64-64,共1页李艳芳 
本文根据卡诺循环过程的特点,指出教材中卡诺循环的P—V图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修正意见。
关键词:卡诺循环 P—V图 等温线 绝热线 理想气体 热力学 
判断热力学过程吸热和放热的一种简捷方法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4期344-345,共2页张清 
指出:凡从绝热线的左方穿过绝热线到达右方的热力学过程为吸热,反之,为放热。
关键词:热力学过程 绝热线 吸热 放热 理想气体 绝热过程 判断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