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死克

作品数:66被引量:7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严毓骅王贵强张龙石旺鹏朱树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燕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目前国内登记可用于防治蝗虫的农药被引量:1
《农药市场信息》2020年第5期34-34,共1页余露 
由于蝗灾的特殊属性,较理想的防除方法是在虫卵阶段予以除杀,目前用于防治蝗虫的主要有菊酯类农药(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有机磷类农药(如马拉硫磷、敌敌畏等)、昆虫生长调节剂(如卡死克等)以及混配的农药(如快杀灵等)等,烟碱类农...
关键词:防除方法 昆虫生长调节剂 卡死克 有机磷类农药 蝗灾 菊酯类农药 马拉硫磷 特殊属性 
蝗虫微孢子与昆虫生长调节剂协同控制草原蝗虫作用机制被引量:2
《草地学报》2018年第1期184-188,共5页星学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2221);国家重大专项计划(2017YFD0201200)资助
蝗虫微孢子(Paranosema locustae,PL)是重要的防蝗生物制剂,其与昆虫生长调节剂(insect growth regulator,IGR)协同使用有利于蝗虫可持续治理。本文通过田间超低喷雾和扫网调查等方法在青海蝗区开展协调应用PL和IGR防治草原蝗虫的作用...
关键词:蝗虫 生物防治 协同作用 感病率 蝗虫微孢子 卡死克 
西洋南瓜高效栽培技术(下)
《农家致富》2016年第24期31-31,共1页佘德琴 徐耀辉 
(2)保花保果。大棚栽培南瓜可进行单蔓整枝,选留10节以上第三、第四雌花开始坐果,一般单株可留2~3果;小拱棚露地爬地栽培则可行双蔓或多蔓整枝,单株可结4~5个果。在花期早上8~10时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采雄花摘去花瓣。
关键词:人工辅助授粉 单蔓整枝 保花保果 栽培技术 单株 达螨酮 识别标记 卡死克 病虫害防治 落花落果 
5%卡死克DC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研究
《福建热作科技》2013年第4期20-21,38,共3页张琳莉 
为了评价5%卡死克DC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在红芽铁观音上的防治效果,在暑茶期间对5%卡死克DC1500倍、1000倍、750倍和10%天王星EC1000倍等4个处理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个处理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均有较好且相同防效,持效期较长,但速效...
关键词:卡死克 假眼小绿叶蝉 田间药效 
卡死克(杀虫剂)—德国巴斯夫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12年第2期25-25,共1页
产品成分:5%氟虫脲 产品简介:卡死克(Cascade,)是德国巴斯夫公司(BASF)开发生产的一种酰基脲类杀虫、杀螨剂。可有效防治果树、棉花、蔬菜等作物上的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半翅目害虫及蜗类。
关键词:德国巴斯夫公司 杀虫剂 卡死克 产品成分 产品简介 有效防治 氟虫脲 杀螨剂 
新型杀虫杀螨剂——卡死克
《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1年第2期31-32,共2页黄艳萍 
卡死克是酰基脲类广谱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通过阻碍几丁质的合成达到杀虫杀螨的目的。通用名称为氟虫脲,商品名称为卡死克。
关键词:杀虫杀螨剂 卡死克 胃毒作用 通用名称 商品名称 几丁质 氟虫脲 
常用杀虫杀螨剂“卡死克”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
《农化市场十日讯》2010年第13期26-26,共1页何永梅 胡为 
卡死克,通用名为氟虫脲,常用剂型有5%乳油、5%可分散液剂,德国巴斯夫公司开发生产,是酰基脲类广谱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通过阻碍几丁质的合成达到杀虫杀螨的目的。对小菜蛾、夜蛾类、棉铃虫、螨类等抗性害虫害螨均...
关键词:杀虫杀螨剂 蔬菜生产 卡死克 德国巴斯夫公司 应用 胃毒作用 抗性害虫 氟虫脲 
新型杀虫杀螨剂——卡死克
《科技致富向导》2009年第11期19-19,共1页
卡死克5%可分散液剂是一种新型杀虫杀螨剂,通过抑制昆虫正常蜕皮,从而杀死害虫。由于幼虫的口器变得脆弱,无法进食,最终导致害虫死亡。雌成虫接触卡死克后,产下的卵不能孵化,即使孵化,其幼虫也不能成活,因此,卡死克具有间接...
关键词:杀虫杀螨剂 卡死克 杀卵活性 雌成虫 孵化 产卵量 害虫 幼虫 
卡死克防治蔬菜害虫效果好
《农药市场信息》2008年第17期35-35,共1页王绍敏 
卡死克是巴斯夫公司生产的一种苯甲酰基脲类杀虫杀螨剂,属低毒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的合成,
关键词:卡死克 蔬菜害虫 杀虫杀螨剂 防治 苯甲酰基脲类 巴斯夫公司 胃毒作用 几丁质 
蝗虫微孢子虫与卡死克互补应用对海南蝗虫的控制作用被引量:4
《热带农业科学》2008年第2期21-24,共4页蔡德江 李鹏 石旺鹏 
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No2005BA529A01)
采用蝗虫微孢子虫与昆虫生长调节剂互补应用技术治理海南省蝗害。结果发现,蝗虫中高密度条件下,互补应用技术用药早期虫口减退率较单用化学农药低,而2~3周后,其持续控制蝗虫效果较单用化学农药明显;互补应用比例对控制蝗虫效果无显著影...
关键词:微孢子虫 昆虫生长调节剂 互补应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