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

作品数:1043被引量:1399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亚明戴吾三高怀瑾贾云福张洪亮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理工大学郑州大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上海计量测试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中国古代制器质量监督管理(系列连载十一) 中国古代制器质量观:郝敬与《考工记》
《上海计量测试》2011年第1期49-49,共1页高怀瑾 
《考工记》是《周礼》中的一篇。对于《周礼》的可行性,古之有不少揣疑者,其中明代的郝敬(1558-1639年)名声最大。其著《周礼完解》云:"一市之中,商贾几何?司市官属凡一百四十二人,这必会造成骚扰烦苛,民其能堪乎?""行周礼之法...
关键词:《考工记》 质量监督管理 质量观 古代 中国 《周礼》 连载 
中国古代制器质量监督管理(系列连载九) 中国古代制器质量观:恪守礼制和天人合一
《上海计量测试》2010年第5期58-58,共1页高怀瑾 
《考工记》中较深地涉及了天文、数学、生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通过这本书,可以非常周详地了解我国先秦时期手工业技术的状况,以及当时工匠们在制器时所抱持的恪守礼制和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
关键词:天人合一 礼制 质量观 古代 中国 自然科学知识 《考工记》 工业技术 
中国古代制器质量监督管理(系列连载八) 测量和检验是保证造器质量的重要环节
《上海计量测试》2010年第4期55-55,57,共2页高怀瑾 
古代对车轮质量的检验方法包括:规、萭、水、县、量、权。关于"规法",《考工记》云:"规之以视其圜也。"圜,即圆。墨子是战国时期人,创立墨家学说,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子》云:“今夫轮人操其规,将以量度天下之圜与不圜也。...
关键词:质量监督管理 检验方法 古代 连载 中国 测量 《墨子》 《考工记》 
中国古代制器质量观:中庸与平和
《上海计量测试》2010年第3期55-55,共1页高怀瑾 
《考工记》非常重视对制器的合理化设计,并且是有原则的,其中最突出的一条是取中庸与平和。比如对于车轮的设计,曰:“轮已崇,则人不能登也,轮已庳,则于马终古登陀也。”制造车时,车轮的高度(大小)要以承载的人上下是否方便为...
关键词:质量观 古代 中国 《考工记》 小尺寸 设计 车轮 
中国古代制器质量监督管理(系列连载六) 《考工记》的真实性
《上海计量测试》2010年第2期48-48,共1页高怀瑾 
《考工记》记述的是周代的事,但它是在西汉刘歆时被纂编进《周礼》的,前后相差千年,对《考工记》中所记述内容的真实性许多人一直存疑。本来我也是将信将疑,不过近期看了一本书《国语》,觉得《考工记》并非是空穴来风,
关键词:《考工记》 计量 测试 真实性 
中国古代制器质量观:重视消费者需求
《上海计量测试》2010年第1期46-46,共1页高怀瑾 
《考工记》所描述的制器规范,也展示了当时制器业非常重视迎合消费者的生动画面。 如:“凡为弓,各因其君之躬志虑血气。丰肉而短,宽缓以荼,若是者为之危弓,危弓为之安矢。骨直以立,忿孰以奔,若是者为之安弓,安弓为之危矢。其...
关键词:消费者需求 质量观 古代 中国 《考工记》 
中国古代制器质量观:为其不任用,不得鬻于市
《上海计量测试》2009年第6期38-39,共2页高怀瑾 
《考工记》作为一部官书,是周王朝关于各种器具制作标准及工艺过程的具体规定。其中也有数条是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残劣次品不得流人市面的规定,被人引用最多的是:“凡陶瓶之事,髻望薜暴不入市”。孙诒让在其《周礼正义》中疏云:这...
关键词:质量观 古代 中国 管理机构 《考工记》 工艺过程 制作标准 生产过程 
中国古代制器质量观:“审曲面埶”
《上海计量测试》2009年第4期37-38,共2页高怀瑾 
“审曲面埶”,是《考工记》提出的用材之法。所谓“审曲面埶”,郑司农(?~83)云:“审曲面埶,审察五材曲直方面形孰之宜以治之及阴阳之面背是也。”郑玄(127~200)疏曰:“曲直”、“方面”、“形埶”为并列三事,皆是审材(验...
关键词:曲面 质量观 古代 中国 《考工记》 
中国古代制器质量观:“天有时,地有气”
《上海计量测试》2009年第3期38-39,共2页高怀瑾 
中国古代产生"度量衡"最早的记述是出自《尚书》(中国最古老的史书,由孔子汇编,其中部分追述上古先圣事迹的记载,在当时也只是传说):舜到东方部落去巡视,和酋长们"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舜所处年代为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各部落之间已...
关键词:质量观 古代 中国 《考工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