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文化

作品数:1264被引量:4234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忠培王立新朱永刚赵宾福索秀芬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东南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环太湖和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在南博开讲
《东南文化》2019年第2期106-106,共1页张园媛 
2019年3月16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栾丰实教授在“南博讲坛”为公众呈现了一堂精彩的课程——环太湖和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栾教授将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的中国考古学文化分为“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黄淮下游的海岱地...
关键词:环太湖地区 海岱地区 史前文化 交流 中国东部地区 中国早期国家 历史文化学院 考古学文化 
试析宁镇地区后良渚阶段遗存及其与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东南文化》2019年第1期76-86,共11页白国柱 余飞 刘海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号:17YJCZH108)
一直以来,学界对宁镇地区后良渚阶段遗存认知较为模糊,概因处于该时间段的遗址虽为数不少,但文化层却多单薄,资料也零碎。但从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可知,宁镇地区自良渚文化后至点将台文化之间并非空白。近年来,安徽当涂船里山、江苏镇江...
关键词:宁镇地区 新石器时代 朝墩头 分期 后良渚遗存 考古学文化 
淮河中游地区史前人类文化演化过程的环境考古学观察被引量:4
《东南文化》2018年第3期46-53,共8页胡飞 杨玉璋 张居中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SQ16012);湖北省区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基地课题(ZS201413-11);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黄淮河地区旱-稻作农业起源与传播"项目(XDA051305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2105)等项目资助
淮河中游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多重过渡地带,又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东部沿海与西部腹地之间古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和融合的重要区域,也是中华文明孕育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演化...
关键词:淮河中游地区 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文化 全新世气候环境 
考古学文化功能研究的战略性起点——戈登·威利的《秘鲁维鲁河谷的史前聚落形态》译介被引量:4
《东南文化》2015年第4期6-14,共9页谢银玲 陈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批准号12&ZD152
20世纪中叶,考古学逐渐发展成一门以人为本的人文学科。美国考古学家戈登·威利在维鲁河谷首先采用的聚落形态研究,标志了考古学范式的重大变革。维鲁河谷项目通过对不同时期建筑和遗迹变迁的分析、史前遗址的断代和功能类型的划分、聚...
关键词:聚落形态 聚落考古学 考古学方法 戈登·威利 《秘鲁维鲁河谷的史前聚落形态》 
江淮西部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被引量:12
《东南文化》2012年第6期79-86,共8页侯卫东 
安徽中部淮河与长江之间的江淮西部,二里下层时期流行的是本地文化;二里岗上层一期开始,商文化以嵌入的方式广泛散布。商文化在二里上层一期至洹北商城晚期,与江淮西部的土著文化逐渐融合,二里岗上层一期和白家庄阶段的文化面貌与商文...
关键词:江淮西部 商时期 考古学文化 
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几点思索
《东南文化》2012年第1期7-8,共2页赵辉 
两天来在会议上认真聆听了各位研究者发表的研究成果。我感到有关马家浜文化的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骆驼墩、西溪及神墩等几个遗址发现以来,我们对太湖西部这个原本是空白的区域有了深刻的了解,也因此引发了有关考古...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 文化研究 马家浜文化 研究成果 研究者 遗址 
平底釜和骆驼墩文化
《东南文化》2012年第1期11-13,共3页刘宝山 
距今7000~6000年间的陶釜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器物,根据陶釜的不同类型可以划分出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其中以平底釜为主要特征的遗址空间分布具有依托山地面向平原的特点,和马家浜文化同步发展,共同构成环太...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 新石器时代文化 骆驼 太湖流域 马家浜文化 长江下游 空间分布 多元性 
区系类型研究与考古学文化命名
《东南文化》2012年第1期14-14,共1页裴安平 
今天主要讲两个问题,再提一个建议。第一个是关于文化内涵的认识问题。我觉得苏秉琦先生在从事考古学文化的认识及实践过程中,以及他后来的一些论述中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就是确定一个文化的内涵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考虑:第一个是从...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 区系类型 文化内涵 认识问题 实践过程 苏秉琦 根本性 
日文提要
《东南文化》2011年第6期127-127,共1页黄建秋 
<東南文化>2011年第6号主な論文の要旨1.骆驼墩文化と太湖西部先史時代文化について(林留根郭偉民王巍欒豊実趙賓福宮希成高蒙河鄒厚本田名利)要旨:2011年10月28~30日、<骆驼墩文化フォーラムと骆驼墩文化と太湖西部先史時代文化>と題...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 近代化 博物 南越 鞍山市 商文化 都市文化 二段 
湖北清江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被引量:2
《东南文化》2009年第6期54-60,共7页于孟洲 
"湖北省文物局三峡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
一些学者认为清江流域夏商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属于早期巴文化。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清江流域夏商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可分为两两间存在时间缺环的三类遗存;从目前的考古资料看,还无法支持将清江流域夏商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推定为早期巴文化这一...
关键词:清江流域 三峡地区 夏商时期 文化交流 早期巴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