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研究

作品数:1048被引量:2750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袁靖陈胜前吕鹏陈淳钱耀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物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疆哈密巴里坤西沟遗址1号墓出土部分金银器的科学分析被引量:5
《文物》2016年第5期85-91,F0003,共8页谭盼盼 纪娟 杨军昌 王建新 马健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批准号:14ZDB052)研究成果
2012年8-9月,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会同哈密地区文物局、巴里坤县文物局,对新疆巴里坤西沟遗址1号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1],墓葬出土的130余件金银器多为人身佩戴和衣物上缝缀的动物纹金饰片、金环、银环、喇叭...
关键词:金银器 巴里坤县 抢救性发掘 动物纹 西沟 喇叭形 文物保护 新疆哈密 新疆巴里坤 考古学研究 
青海大通县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考察与相关研究被引量:10
《文物》2015年第10期64-69,共6页刘翔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3JJD780002)资助
2013年.在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资助下,我们开启了题为“欧亚草原考古”的综合研究,重点考察史前丝绸之路。此项研究中,中国所见塞伊玛一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是我们调查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大通县 考古学研究 青海  北京大学 欧亚草原 丝绸之路 中国 
中国动物考古学被引量:18
《文物》2015年第9期92-92,共1页袁靖 
本书论述了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的目标,对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归纳,阐述了与动物考古学研究相关的学科、理论及动物考古学研究的方法,讨论了主要家畜的起源、古代人类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古代人类利用动物进行祭祀和随葬的...
关键词:动物考古学 中国 考古学研究 系统归纳 研究成果 人类 古代 
关于广富林晚期遗存的思考被引量:3
《文物》2014年第1期45-49,55,共6页乔梁 
自从良渚文化年代的下限得到基本确认以来,关于良渚文化与马桥文化之间的年代缺环就一直是长江下游地区史前考古学研究探索的一个重点。而世纪之交在上海广富林遗址的新发现,为填补这一空白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关键词:遗存 晚期 长江下游地区 考古学研究 广富林遗址 良渚文化 文化年 桥文化 
编年与阐释——二里头文化年代学研究的时间观被引量:1
《文物》2013年第6期74-81,共8页张东 
历史作为一个时间概念.是通过事物的变化得以显现的。如何描述和阐释变化体现了研究者的时间观.这在考古学研究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考古学文化分期、古史编年和碳十四测年数据是中国考古学常用的时间表达方法,它们既各司其事....
关键词:时间观 二里头文化 阐释 编年 年代学 考古学研究 碳十四测年 时间概念 
蒙古高原石雕人像源流初探——兼论羊群庙石雕人像的性质与归属被引量:6
《文物》2011年第8期55-64,1,共10页魏坚 
广泛分布于蒙古高原的石雕人像是中世纪考占学研究的重要遗存,本文对目前发现的石雕人像进行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石雕人像的起源、族属以及羊群庙遗址出土的汉白玉石雕人像的性质与渊源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认为,羊群庙遗址是元...
关键词:石雕人像 蒙古高原 性质 源流  考古学研究 研究成果 中世纪 
体质人类学与古代社会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4
《文物》2011年第1期43-50,共8页王建华 
教育部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黄河流域史前人口性别研究"项目(08JC780002);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九龙河流域区域考古调查与研究"(09SZYZJ02)成果之一
近年来,随着考古学资料的不断丰富、考古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体质人类学与考古学的融合程度大大加深。体质人类学已不再单纯研究古今人类的体质特征及其起源、演变规律,而是开始转向研究古代社会、阐释社会复杂化进程。考古发掘的...
关键词:古代社会研究 体质人类学 考古学研究 体质特征 基础资料 考古发掘 
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简报被引量:39
《文物》2009年第10期4-24,共21页毛瑞林 钱耀鹏 赵雪野 谢焱 朱芸芸 周静 朱超 周艳明 郭军涛 郭正军 林洪 杨昔康 权敏 李卓 胡刚 邓普迎 张鑫 白茚俊 景闻 
磨沟遗址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王旗乡磨沟村,2008年7~11月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联合对其进行了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齐家文化时期的墓葬346座,墓葬分布密集,排列有序,出土了大量的陶器...
关键词:发掘简报 甘肃省 齐家文化 文物考古研究所 墓地 水库建设 考古学研究 文化遗产 
略论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多人多次合葬被引量:8
《文物》2009年第10期62-69,共8页钱耀鹏 朱芸芸 毛瑞林 谢焱 
2008年7~11月,在甘肃临潭磨沟遗址发掘了346座齐家文化时期的墓葬。本文对该墓地合葬墓的类型与埋葬特点、葬式与人骨推挤现象、多次埋葬的过程与特点等进行了分析。这批墓葬的结构复杂,多人合葬现象普遍,人骨埋葬方式多变,并有大量的...
关键词:齐家文化 合葬 墓地 文物考古研究所 甘南藏族自治州 墓葬结构 考古学研究 文化遗产 
西周乐悬制度的音乐考古学研究
《文物》2007年第6期83-83,共1页
在中国文化史上,周代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西周初期开始建立的礼乐制度,对其后近3000年的中国社会及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乐悬制度是西周礼乐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
关键词:考古学研究 中国文化史 音乐 周乐 礼乐制度 西周初期 中国社会 周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