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坚

作品数:50被引量:19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元上都考古学观察墓地墓葬随葬品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人类学学报》《运河学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疆泉水沟遗址、都木都厄布得格遗址试掘简报
《文物》2024年第2期4-17,共14页陈晓露 韩建业 魏坚 
一概况,泉水沟遗址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八十四团五连南部约1公里处,南距博乐市约13公里;都木都厄布得格遗址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青科克沟口南侧、小营盘镇明格陶勒哈村东侧的都木都厄布得格草场,南距博乐市约39公...
关键词: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博乐市 八十四 泉水 遗址 
植根北疆的考古情怀--魏坚教授访谈录
《南方文物》2021年第6期35-52,共18页魏坚 孙丹 
多年来从事内蒙古中南部及陕晋冀北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命名了“庙子沟文化”“永兴店文化”等四个考古学文化类型.建立起了这一区域史前文化的考古学文化编年体系。主持阴山南北战国秦汉长城和岩画调查、居延汉代烽燧发掘、...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 考古发掘 世界文化遗产 秦汉长城 中国人民大学 民族考古 学术刊物 史前文化 
北方民族考古的探索之路被引量:1
《南方文物》2021年第6期62-66,共5页魏坚 
中国北方地区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也是古代北方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在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长期从事该地区的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建立起了内蒙古中南部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编年体系...
关键词:北方地区 内蒙古中南部 北方民族 学术传承 
城市考古研究中空间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被引量:4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77-82,共6页任冠 魏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中国北方游牧与农耕交融的考古学研究”(14AKG002)阶段性成果
空间分析是城市考古研究的重要环节,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城市复原研究和区域性城市研究两方面。城市复原研究方面,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首先可以对城址开展地图测量,准确掌握城址的基本数据;其次可以对城址进...
关键词: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考古 城市圈 
新疆伊犁九城的调查及初步研究被引量:6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1年第1期6-20,共15页郝园林 魏坚 任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疆清代城址设制的考古调查与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9CKG018)成果。
清代"伊犁九城"主要包括惠远老城(后废弃,迁新址,名惠远新城)、惠宁城、塔勒奇城、绥定城、广仁城、瞻德城、拱宸城、宁远城、熙春城等城址。本文通过区域性的系统调查和考古勘探,结合CORONA卫星影像,基本复原了伊犁九城的建制,补充文...
关键词:清代 伊犁九城 考古调查 城市考古 
中国北方农牧交融与畜牧业起源发展进程的思考被引量:6
《西域研究》2020年第4期79-93,168,共16页魏坚 冯宝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北方游牧与农耕民族交融的考古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4AKG002)阶段性成果。
本文选取内蒙古中部、辽西和新疆北部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在归纳考古发掘材料的基础上,利用动、植物考古、环境考古和体质人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碳十四测年和DNA检测数据,以更为广阔的蒙古高原和欧亚草原的视野,探讨了中国北方农牧交...
关键词:中国北方 农牧交融 畜牧业起源 聚落 
新疆伊犁州墩那高速公路尼勒克段沿线古代墓葬的发掘被引量:14
《考古》2020年第12期3-20,共18页 魏坚 特尔巴依尔 刘汉兴 曹彧 关巴 王晶 刘慧娟 刘玉生(摄) 郝晓菲(绘图) 
2017年5月5日至7月2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伊犁州文物局、尼勒克县文物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墩那(伊宁市墩麻扎至那拉提镇)高速公路尼勒克段沿线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地点位于尼勒克县西...
关键词:新疆伊犁州 墓地 阿凡纳谢沃文化 
试论朱开沟文化被引量:8
《考古学报》2020年第4期461-484,共24页魏坚 冯宝 郝晓菲(绘图)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北方游牧与农耕民族交融的考古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4AKG002)资助。
一前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田广金连续四次主持了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的发掘,并在1980年代后期提出了朱开沟文化的命名〔1〕。朱开沟遗址的发掘,为探讨内蒙古中南部龙山至夏商阶段的考古学...
关键词:朱开沟遗址 朱开沟文化 内蒙古中南部 考古学文化面貌 八十年代 伊金霍洛旗 发掘 鄂尔多斯 
北魏六镇军政地位的考古学观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10期69-70,共2页魏坚 郝园林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于天兴元年(398)由盛乐迁都平城后,为了应对日渐强大的北方柔然的不断侵扰,依次在北方设立了六处军镇,史称“北魏六镇”。六镇自西至东应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顺序布列。六镇的布列,西起今内蒙古自治...
关键词:北魏道武帝 六镇 拓跋珪 平城 柔然 河北省张北县 布列 咽喉要道 
“立足中国考古事业,推动中华文明传播”主题座谈被引量:1
《博物院》2020年第5期5-8,共4页刘曙光 柴晓明 刘国祥 魏坚 戴向明 宋建忠 陈建立 王元林 袁广阔 白岩 孙英民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s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考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9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
关键词:考古成果 中华文明 历史场景 历史内涵 历史信度 集体学习 考古学 博物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