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轧机

作品数:123被引量:9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徐言东朱延俊余伟于会敏王欣更多>>
相关机构: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冶金设备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二辊可逆轧机液压系统控制方案被引量:1
《冶金设备》2018年第3期18-20,54,共4页张光通 于建升 杨守志 张彦滨 韩清刚 
二辊可逆开坯轧机液压控制回路对轧机性能控制起着关键作用,本文详细介绍对轧机平衡缸控制回路,阐述上辊平衡液压阀台、轧机接轴平衡阀台控制方案。其主要特点是运用蓄能器与阀组配合完成平衡回路的控制,充分发挥蓄能器特点;运用插装阀...
关键词:二辊可逆开坯轧机 平衡缸 蓄能器组 液压阀台 
冷轧可逆式轧机负荷平衡系统优化与应用被引量:2
《冶金设备》2016年第S2期31-33,共3页马家鹏 张玉红 
莱钢冷轧薄板生产线是莱钢十五技改工程重点项目之一。1#可逆式轧机控制系统的负荷平衡不完善制约了冷轧产品的质量,影响设备的稳定运行。通过多次技术交流和专家论证以及长期的摸索实践,对影响生产的速度、电机转矩、乳化液等参数进行...
关键词:可逆轧机 负荷平衡 电机转矩 乳化液 优化 
型钢可逆轧机前后推床改造被引量:4
《冶金设备》2014年第S1期80-82,共3页徐言东 韩爽 吴玉霞 何丰玉 
型钢可逆轧机前后的推床作为轧机配套的机械手,对轧件的产量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其驱动部件最初采用机械传动,在生产中的故障率较高,严重影响到了生产,经过逐步对其进行改进,采用液压传动,简化了结构,降低了事故率,提高了成材率。
关键词:推床 机械传动 液压传动 
森吉米尔可逆轧机卷取机钢带夹紧装置改造
《冶金设备》2012年第S1期111-113,共3页李朝进 雷维新 
森吉米尔可逆式轧机在轧制过程中,卷取机钢带夹紧装置易发生钳口变形、活塞密封漏油、塌卷等故障。使用两段式钳口对钳口进行改造;改变缸体大小,活塞与缸体上方增加凹槽;以及制作活塞专用工具等方法对单体设备进行改进。通过这些方法最...
关键词:森吉米尔 卷取机 钳口 改造 
可逆轧机辅助装置的设计
《冶金设备》2010年第6期59-60,共2页肖斌 聂兴利 杨鹏飞 
针对目前可逆冷轧机组中卷取机卸尾卷和上套筒工序的操作时间长、占用天车资源多、效率低等问题,开发设计出一套新型卸尾卷和上套筒装置。实践证明,该套装置布置合理整齐,效率高,适用面广。
关键词:卸尾卷 上套筒 设计 
越南3300mm中板生产线的工艺和设备
《冶金设备》2007年第2期58-61,共4页张大平 
介绍和分析了越南VINASHIN 3300mm中板生产线的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和特点,阐述了优化工艺设计和优化设备设计的内容,以及中厚板生产线上主要设备特别是四辊可逆轧机的先进特点,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应进行的改进工作。
关键词:板材 4辊可逆轧机 工艺 
多道次可逆轧机工作辊温度场及热辊型的研究
《冶金设备》2004年第2期12-15,共4页杜凤山 郭振宇 朱光明 
阐述了多道次可逆轧制的工作辊温度场和热辊型动态形成过程的轴对称数学模型 ,对通用有限元软件MARC进行了二次开发 ,通过调用用户子程序film和flux对
关键词:工作辊 温度场 热辊型 有限元 
可逆轧机油膜轴承过渡过程最小油膜厚度的分析与计算
《冶金设备》1998年第6期11-14,共4页李焱 刘莹 
对可逆轧机换向过程中轴承最小油膜厚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用有限差分法,将普遍Reynolds方程、轴瓦巴氏合金层的弹性变形方程用于可逆轧机轴承的设计计算,建立了非稳态轴承在低速重载条件下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可逆轧机 轴承 非稳态 最小膜厚 轧机 
十八辊可逆式冷轧机的研制
《冶金设备》1993年第5期16-21,共6页钱文军 王国平 蔡毓强 
本文阐述了新型18辊冷轧机的基本特点。该机能生产0.05×200mm金属薄带材,小直径的工作辊装在一个更换组件中,能大压下量轧制高强度材料。工作辊换辊时间小于3分钟,通过带有锥度的中间辊轴向调整控制板型,使轧材厚差小、平整度好。
关键词:冷轧机 可逆轧机 研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