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粘附分子

作品数:57被引量:24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王洪新杨琳李启富韩仲岩孙兆林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重点攻关课题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ICAM-1、VCAM-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年第4期285-288,共4页杨群芳 严伟玲 
目的探讨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和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VCAM-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确诊的ACS患者与1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搜...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VCAM-1 ICAM-1 预后 
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的影响被引量:1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年第1期11-12,共2页李穗锦 
目的:观察脑梗塞患者急性期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 (sICAM-1) 的表达规律,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可能机制.方法:6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分别检测脑梗塞患者起病1,4,7,14d时的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 (...
关键词:舒血宁注射液 急性脑梗塞 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第20期3278-3279,共2页渠勇 宗春绕 蒋树中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溶栓前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溶栓后相关炎症反应及心肌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58例接受急诊溶栓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在艾通立(rt-PA,50mg)...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阿托伐他汀 可溶性粘附分子 
他达拉非对伴有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的影响:一项探索性研究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1年第8期765-766,共2页蓝儒竹 
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的激活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起始步骤。勃起功能障碍(ED)则可能是内皮病变的早期表现。本研究就他达拉非对环核苷酸(cGMP和cAMP)和可溶性粘附分子[E选择素和P选择素(ES和PS)]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勃起功能障碍 血管内皮 他达拉非 血小板 心血管 风险因素 可溶性粘附分子 患者 
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9
《实用预防医学》2011年第4期705-706,共2页张惠芳 刘金霞 刘大成 王晨晨 张海霞 刘树静 丰超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观察其对血清脂联素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的影响。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收治住院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常规治疗组男26例,...
关键词:辛伐他汀 脂联素 可溶性粘附分子 
多发性硬化合并勃起功能障碍患者服用他达拉非的疗效以及安全性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0年第7期669-669,共1页姚友生 
关键词:勃起功能障碍 他达拉非 多发性硬化 患者 安全性 可溶性粘附分子 疗效 服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检测粘附分子的临床意义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年第9期27-29,共3页魏晓明 
目的了解各指标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的相互关系。方法对66例活动期SLE患者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1(sICAM-1)、sICAM-2、sICAM-3及血清抗核抗体(ANA)、补体C3、C4及红细胞沉降率(ESR)进行检测;对6例SLE患者,分别于临床活动期、恢复期...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可溶性粘附分子 抗核抗体 红细胞沉降率 补体 
主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粘附分子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实用全科医学》2007年第12期1042-1043,共2页黄玉宇 陆建荣 闻应时 刘文华 顾承志 黄怀宇 高勇 
江苏省卫生厅重点攻关课题(H200217)
目的探讨脑梗死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稳定性与可溶性粘附分子的相关性。方法脑梗死患者87例,根据入院主动脉彩超检查情况分为两大组:主动脉粥样斑块阴性组及阳性组,后组又根据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微栓子信号(MES)检测情况分为MES阴性...
关键词:脑梗死 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微栓子信号 可溶性粘附分子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与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间的关系被引量:7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年第9期91-92,共2页张继红 马存根 吕秀梅 李占海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7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血管病变的情况分为无血管病变组(n=22)、微血管病变组(n=25)、大血管病变组(n=26),20例健康者作为...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酶联免疫吸附法 
粘附分子变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相互关系
《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06年第12期13-14,共2页刘瑞林 
目的了解各指标与系统性红宽狼疮(SLE)疾病的相互关系。方法对66例活动期SLE患者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1(sICAM-1)、sICAM-2、sICAM-3及血清抗核抗体(ANA)、补体C3、C4及红细胞沉降率(ESR)进行调查;对6例SLE患者,分别于临床活动...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可溶性粘附分子 抗核抗体 红细胞沉降率 补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