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育株

作品数:67被引量:26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余象煜吕洪飞郭一鸣范连益陈卫江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杭州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稻研究所育成的5个水稻不育系通过现场鉴定
《福建稻麦科技》2021年第3期67-67,共1页郑菲艳 董瑞霞 
近日,受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组织专家在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对福元A、祥源A、墨S(原名玄S)、稔S(原名增S)、古S等5个水稻不育系进行田间现场考察鉴定。专家组听取了各个不育系选育过程...
关键词:水稻不育系 不育株率 不育系选育 试验基地 现场考察 现场鉴定 农业科学研究所 可育株 
玉米雄性不育K932MS不育株和可育株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玉米科学》2018年第3期6-11,共6页周国昌 石海春 余学杰 刘汤秀 蔡林 柯永培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16NYZ0006);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16JY0016)
通过比较分析K932MS中不育及可育花药不同发育时期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差异,探讨其败育的生理生化机制。结果表明,不育花药中可溶性糖、可溶性...
关键词:玉米 雄性不育 突变体K932MS 生理生化特性 
可育株不同拔除比例对黔油29号母本经济性状和繁殖产量的影响
《种子》2015年第2期74-76,共3页罗莉斯 李大雄 张超 曾兵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产优质杂交油菜黔油29号中试与示范(编号:2010 GB 2 F 200432);贵州省科技成果推广项目:高产优质杂交油菜黔油29号推广应用(编号:黔科合成字[2010]5号)
通过在母本蕾薹期拔掉部分可育株后对黔油29号母本经济性状及繁殖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可育株拔除比例按留1行拔2行的处理最利于黔油29号母本植株农艺性的生长及繁殖产量的提高,繁殖产量达85.65 kg/667 m2。
关键词:可育株拔除 比例 黔油29号 母本繁殖 经济性状 产量 
苜蓿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被引量:13
《中国草地学报》2014年第6期60-65,共6页伊风艳 石凤翎 高翠萍 熊梅 晔薷罕 蔡丽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苜蓿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分子定位"(3126057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苜蓿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分子机理研究"(31302020)
为揭示苜蓿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机制,以苜蓿雄性不育株(Ms-4)及其可育株(MF)为材料,对不同发育时期的茎、叶及花蕾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及叶绿素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刈割前后Ms-4茎和叶中的游离脯氨...
关键词:苜蓿 雄性不育 生理生化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雄性不育系不育株与可育株性状比较被引量:2
《贵州农业科学》2014年第1期1-4,共4页任廷波 赵继献 
国家油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nycytx-00563);贵州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甘蓝型杂交油菜强优势杂交种及新材料的创新能力建设"[黔科合院所(2009)004];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甘蓝型油菜高油分强优势恢复系的选育"[黔科合NY字(2010)3010];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轻简型栽培油菜新材料的创新选育研究"[黔科合农G字(2009)4005]
为了研究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不育株和可育株性状的差异,以13个不育系为材料,对不育株与可育株的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及菜籽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不育株与可育株间的性状存在差异。不育株比可育株的株高增加13.64cm、主...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品质 植株性状 隐性核雄性不育系 不育株 可育株 
高产广适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0号被引量:3
《麦类作物学报》2013年第2期408-408,共1页王世红 杨文雄 刘效华 袁俊秀 虎梦霞 柳娜 张雪婷 
陇春30号(原代号陇春3031)是2002年以矮败小麦轮选群体为技术平台,聚合永1265、4035、墨引504、3002、陇春23、L418-2、m210、CORYDON等国内外优异种质资源的高产、优质和抗病基因,2003年选择优异可育株,再经连续5年南繁(云南元谋)...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 优异种质资源 技术平台 矮败小麦 抗病基因 国内外 可育株 选育 
鄂北棉区引进的棉花雄性不育系育性稳定性鉴定被引量:4
《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第7期1317-1319,共3页陈善杰 闫显会 汤三明 李瑞琪 
以引进的7个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不育系为材料,通过自交鉴定其育性稳定性。试验分为2组,一组是从7月8日开始,用4个优良自交系做保持系分别与7个不育系中下部果枝花蕾杂交,重复3次,即每个优良自交系给不育系授粉3次;另一组是将...
关键词: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不育系 可育株率 成铃率 不育度 
繁殖方法对滇Ⅰ型粳稻不育系群体中可育株类型和频率的影响
《杂交水稻》2011年第4期55-60,共6页文建成 黄大军 陆定科 谭亚玲 洪汝科 谭学林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70676001);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009BB007);博士启动经费(A2002171);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9GB2F300346)
连续4 a调查了以袋繁和自繁方式生产的4个滇Ⅰ型不育系的11个群体,发现"可育株"的出现频率为0.087 1%,其表型与相应保持系一致。采用测交和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这些"可育株"的基因型,发现袋繁不育系群体存在核恢复基因位点基因型为rf/rf...
关键词:水稻滇Ⅰ型不育系 袋繁 自繁 可育株频率 可育株基因型 
青杂5号种子生产中不育株类型及防除措施
《种子》2010年第11期111-111,118,共2页付忠 唐国永 赵志 
比较了青杂5号品种杂种不育株与可育株的主要经济性状、不育株类型及减少杂种不育株的措施。
关键词:不育株 可育株 比较 
有机添加物对矮败小麦F_1可育株花药培养及花培苗越夏的影响被引量: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5期73-79,共7页史勇 白延红 陈耀锋 李春莲 崔志刚 安娜 李晓飞 
陕西省13115科技重大专项(2008ZDKG-07)
【目的】探讨有机添加物对矮败小麦F1可育株花药培养特性的影响,研究其花粉植株越夏方法。【方法】应用单因子试验,分析水解酪蛋白、谷氨酰胺和生物素3种有机添加物对矮败小麦F1可育株可育株花药培养特性的影响,比较不同基因型矮败小麦F...
关键词:矮败小麦 花药培养 有机添加物 多效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