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震心理

作品数:16被引量:1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梅名庆刘更才王国荣孟晓春沈繁銮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地震局海南省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河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城市与减灾》《灾害学》《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西宁政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平抚社会恐震心理 化解预报科普困扰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年第2期219-220,共2页沈繁銮 孟晓春 
一次具有社会影响的地震发生之后,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意即在这个地方、这个节骨眼儿,为啥会发生这样大小的地震?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地震分析预报工作者或专家往往尽其所能在第一时间给出比较科学的解释,诸如“余震说”“构造说”“能量...
关键词:地震预报 科普 平抚恐慌情绪 
对地震相关危机事件的思考
《城市与减灾》2014年第4期12-14,共3页张芝霞 谢迪菲 杨帆 罗彬 
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23日,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吉林松原相继发生5~5.8级地震5次,吉林省境内大部分地区有震感,其中松原、白城震感强烈。本次地震虽无人员伤亡,但给当地群众心理造成了恐慌。
关键词:群众心理 恐震心理 避震 防震减灾工作 媒体作用 全球传播 日至 自媒体 传播渠道 防御工作 
地震时如何科学逃生
《大众科学》2013年第6期48-49,共2页
一旦地震,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逃生,但至于怎样自救,大多数人不甚明了,下面就由本文来告诉你地震时如何科学逃生万一地震,身处不同场所就得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夺门而逃是最不明智的选择,除非你住在平房里,在短短几秒钟内能跑到安全地带...
关键词:地下水异常 恐震心理 避震 脱离险境 呼救信号 建筑物破坏 次生灾害 临震 伤亡人数 窒息死亡 
论社会恐震心理下地震谣言的形成与防范对策研究被引量:1
《防灾减灾学报》2012年第4期88-93,共6页荆涛 钟智东 孙艺 周琳 过建洪 关硕 
"5.12"汶川地震后,地震谣言进入"高发期",全国多个地区出现由地震谣言引发的社会性慌乱事件,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从2010年山西"等地震"事件着手,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地震谣言的形成机制,探讨在社会恐震...
关键词:恐震心理 地震谣言 成因 对策 
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地震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西宁市防震减灾工作意见的通知
《西宁政报》2009年第5期49-51,共3页
宁政办[2009]12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委、办:宁政办[2009]121号市地震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西宁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键词:防震减灾工作 减轻地震灾害 工程抗震设防 恐震心理 灾情信息 生命线工程 次生灾害 台网布局 短临预 
城市居民恐震心理的预防
《防灾博览》2006年第5期14-14,共1页陈亚红 
2005年11月22日晚,哈尔滨市许多市民走上街头“避震”,各大广场人流车流不断。一条“凌晨将会发生地震”的消息在市民中传播。23日凌晨.哈市并未发生地震。城市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具有居民集中、信息传递快,相互影响大...
关键词:城市居民 恐震心理 地震信息 预防 社会生活 哈尔滨市 信息传递 相互影响 
合肥市地震谣传产生的心理分析与对策被引量:1
《中国减灾》1999年第1期46-48,共3页梅名庆 
合肥市今年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以来,出现了社会影响较大,波及范围较广的地震谣传,全城上下人心慌慌,人们处在“地震即将来临”的极端恐惧之中。针对这一地震谣传事件的滋生,蔓延以及消失过程,笔者作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合肥市 地震谣传 心理分析 恐震心理 环境影响 
安徽无为县地震谣传的平息与思考被引量:1
《山西地震》1998年第3期113-116,共4页叶泰来 
综述了安徽省无为县1997年4月初地震谣传的始末,分析了谣传的起因、特点和对策,提出了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地震谣言 恐震心理 安徽 地震误报 
地震心理初探──献给松潘、平武地震廿周年纪念
《四川地震》1996年第4期131-135,共5页查青 
根据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结合地震中的实例,探讨了恐震心理的产生、传播特点,同时对震前、震时、震后人们的心理状态作了初步分析、在地震过程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心理措施,可以达到降低震灾损失和减少伤亡的目的。
关键词:地震灾害 地震心里 恐震心理 
论地震灾害心理研究的内容与目标被引量:9
《灾害学》1996年第2期86-90,共5页王绍玉 
依据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现场调查材料,考察了地震灾害给人造成的心理伤害,分析了震灾心理的形成机制和表现特征,提出了地震灾害心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目标,同时对地震灾害发生后实施心理救助的问题也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地震 灾害 恐震心理 地震社会学 救灾对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