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汉思

作品数:40被引量:11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刘顺刘述先张志刚贺来赵敦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华文化论坛》《理论界》《中国政协》《天涯》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专栏主持人语】
《基督宗教研究》2022年第1期2-2,共1页刘国鹏 
2021年4月6日,当代瑞士籍著名公教神学家、图宾根大学教授孔汉思(Hans Küng)去世,享年93岁。作为跨越20世纪与21世纪的著名公教学者、著作等身的神学思想家,一个始终关注全人类休戚与共的问题与危机,以及当下命运的颇具争议性和影响力...
关键词:公共知识分子 孔汉思 公教 主持人 对话者 21世纪 神学 身体力行 
从“本土化”到“中国化”:接着孔汉思“我们自己说”被引量:1
《基督宗教研究》2022年第1期39-55,共17页游斌 
本文将孔汉思与秦家懿关于基督教与中国宗教的对话置于当前基督教中国化的语境之下,对其做出评估。通过比较孔汉思提出的“本土化”概念与“中国化”概念,本文认为,虽然它们关注的是同一个深层次问题,但在主体、方法和目的上却有显著的...
关键词:本土化 中国化 返本开新 耶稣基督事件 新儒家 
孔汉思:从宗教对话到世界伦理
《中国天主教》2022年第3期15-19,共5页李宜君 
孔汉思作为当代“宗教对话”与“世界伦理”思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一生致力于通过跨宗教对话为人类社会建构一套最低限度的伦理共识,为促进世界和平贡献了毕生的智慧和力量。本文梳理了孔汉思从宗教对话到建构世界伦理思想的基本面貌,...
关键词:孔汉思 宗教对话 世界伦理 基督教 
孔汉思:从世界宗教对话到世界伦理探究
《基督宗教研究》2022年第1期3-16,共14页卓新平 
在当代世界发展中,孔汉思意识到,不了解其他宗教对于基督宗教而言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因此他认为基督宗教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以与其他宗教对话和共存为前提。而突出基督宗教的独特性亦不可能对其他宗教持排拒态度。这种对话意识使他思考构...
关键词:宗教对话 世界伦理 和平与共存 
张春申“生命神学”对孔汉思议题的深化
《基督宗教研究》2022年第1期103-117,共15页谭泽民 
张春申和孔汉思是当代东、西方天主教两位著名的思想家,在基督教本土化方法的探索、本土化神学的建设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基督教与中国文化融合的问题上,孔汉思基于“普世主义”和“全球伦理”思想提出了“在内自新”、“在外侧重未...
关键词:普世主义 本土化 中国神学 中国化 生命神学 
宗座无误论的宪制基础及孔汉思的批评
《基督宗教研究》2022年第1期88-102,共15页孙怀亮 
罗马宗座是绝对性质的机关权,而另外一个普世教会最高权威,即世界主教团,则并非常设权力机关,也不审批普世教会的财政预算,与国家议会的功能存在根本性差异。因而,教会训导权的无误性只能由罗马宗座去体现,其为宪制上的必然性所致。相反...
关键词:孔汉思 宗座无误论 教会无误论 教会法 
孔汉思:从宗教对话到世界伦理
《基督宗教研究》2022年第1期75-87,共13页李宜君 
孔汉思作为当代“宗教对话”与“世界伦理”思想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一生致力于通过跨宗教对话为人类社会建构一套最低限度的伦理共识,为促进世界和平贡献了毕生的智慧和力量。本文梳理了孔汉思从宗教对话到建构世界伦理思想的基本面貌,...
关键词:孔汉思 宗教对话 世界伦理 
回应“孔汉思难题”——以明末清初儒家基督徒的双重教籍及本土化实践作答
《基督宗教研究》2022年第1期56-74,共19页冀倩茹 
孔汉思在《中国宗教与基督教》一书的跋提出“文化双重身份”、“伦理双重身份”和“信仰双重身份”三个概念,认为在亚洲文化处境中,文化双重身份是可能的,伦理双重身份是必要的,但信仰双重身份不可能存在或被接受。对于多元宗教呈紧张...
关键词:儒家基督 双重教籍 宗教对话 孔汉思 基督教中国化 
九议孔汉思的学者品性与学术贡献
《基督宗教研究》2022年第1期17-38,共22页张志刚 
孔汉思教授的人生之旅堪称特立独行、角色复杂、跌宕起伏,看似带有戏剧性冲突,实则充满“理性与信仰”之恒久张力,若像海内外流行的人物介绍或评价那样,恐难让人铭记“一位真实的孔汉思”——他是一位什么样的神父?他是哪种类型的神哲学...
关键词:孔汉思 学者品性 学术贡献 宗教对话 全球伦理 
亚洲宗教与文明对话
《国际汉学》2017年第1期12-16,共5页卓新平 
亚洲文明最为典型的特点就体现在亚洲是世界宗教的摇篮,以亚洲宗教原创性和多样性为代表的宗教精神探求是亚洲价值之源,亦是东方智慧的奥妙之所在。从精神意义上探索,亚洲宗教理解上接“天道”;从自然意义上体悟,亚洲宗教流传则下连“...
关键词:亚洲文明 精神意义 下连 儒家传统 孔汉思 儒家思想 精神修养 伊斯兰文化 儒家文明 上善若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