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权价值

作品数:20被引量:14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施东晖毛小元王志强邹高峰陈欢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财经大学四川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财经科学》《投资研究》《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经济管理—企业管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公司治理、控制权配置与公司价值、控制权收益——控制权价值效应国内研究透视与展望
《宜春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53-60,共8页周瑜胜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0YJA630131);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公司控制权>(10Y13)
公司控制权的价值效应,特别是控制权与公司价值之间关系是近年来公司金融、公司治理领域的热点研究主题。文章通过对近十年来中国学者对公司控制权与公司价值领域研究的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对其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进行了更细的划分,并在...
关键词:公司控制 控制权配置 公司治理 公司金融 控制权价值 控制权收益 
支持、掏空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基于控制权价值的视角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50-56,共7页刘茂平 
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表现出支持与掏空两种不同的作用,分别对应着两种不同收益:控制权收益和超控制权收益。控制权收益作为对大股东对支持公司发展所作贡献的一种补偿,而超控制权收益则代表侵害所得。在降低大股东侵害所得的内部和外部...
关键词:大股东 支持 掏空 控制权收益 超控制权收益 
基于上市公司质押股权与银行风险问题的研究
《会计之友》2010年第8期83-84,共2页孙琴 
文章根据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东向银行质押股权取得贷款的数据,检验了可能影响质押股权价值的因素。研究发现,在质押股权的估值方面,银行充分考虑了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但没有考虑盈利能力和规模,表明银行更加关注账面价值,而对利润表信...
关键词:质押股权 控制权价值 风险 银行 
双股东之惑——基于双股东结构与公司治理的研究
《公司治理评论》2010年第1期127-135,共9页续芹 浦军 
本文针对中国股市上时常出现的"双股东"事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对双股东结构的成因、发展过程、争执的焦点、最终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双股东结构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股权结构,少有成功的案例。在目前中国的经济环境与文化...
关键词:双股东结构 相对控股 股权制衡 控制权价值 
公司控制权价值:来自中国企业控制权交易案例的证据被引量:3
《世界经济文汇》2008年第6期1-15,共15页蔡志杰 杜巨澜 芮萌 
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的资助(项目编号CUHK4112/04H)。
公司控制权溢价是否存在及其数量大小在文献中一直被广泛讨论,但很少有处理中国公司状况的文献。本文利用了1994—2004年的95起公司控股权转让数据分析了中国公司控制权的价值。我们发现中国存在着一个正的公司控制权溢价,在平均水平上...
关键词:企业支配金额 流动性效应 企业管理 区域管理 
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MBO)资产定价问题研究被引量:1
《华商》2007年第26期49-50,共2页余菁 栾娈 
一、我国管理层收购定价现状(一)管理层收购的一般定义英国经济学家麦克·莱伦指出,管理层收购,即MBO是指目标公司的内部管理人员购买本公司的股份获得经营控制权,从而改变了本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本结构。
关键词:管理层收购定价 国有上市公司 资产定价 目标公司 控制权价值 资源价值 国有股 国有资产 每股净资产 相对控制权 
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价格与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9期54-55,共2页许敏 金颖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项目(BR2005506);江苏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3SJD630033)资助。
控制权转移价格是控制权转移的核心,价格应以价值为基础。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移价格是否是以控制权价值为基础。研究发现控制权转移价格与控制权理论价值是相关的,但相关性不大。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
关键词:控制权转移价格 控制权的价格 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控制权 价值相关性 实证研究方法 转移价格 控制权转移 控制权价值 控制权理论 
公司控制权溢价的基础、理论根源及度量途径
《财经科学》2004年第S1期283-285,共3页高洁 
关键词:控制权溢价 股份 控制权价值 股票交易 炒股 贸易 收益 财政管理 私人利益 
公司购并价差及其信息披露会计理论探讨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23-27,共5页陈金龙 林永明 
公司购并价差与商誉二者并非等价 ,正购并价差主要包括控制权价值和继续经营价值 ,负购并价差主要是由于公允价值的多义性和交易费用存在的必然性引起的。对公司购并价差的会计信息披露理论有规范性理论和市场导向理论。
关键词:公司购并价差 商誉 控制权价值 信息披露 会计理论 成因 正购并价差 负购并价差 规范性 市场导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