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齐夫人

作品数:85被引量:7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桑艳霞程陵毕琳娜刘爽王家湘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德州学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咸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芒种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形象管窥
《芒种》2014年第4期151-152,共2页赵鹏 
一、引言 小说《到灯塔去》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创作的一部意识流小说,小说以细腻婉转的笔触刻画人物形象,以极强的象征主义表现手法描述了“二战”前后人们的迷茫、彷徨和孤独。该作品不仅被认为是伍尔夫的巅峰之作,...
关键词:《到灯塔去》 人物形象 拉姆齐夫人 意识流小说 知识分子家庭 英国贵族 伍尔夫 弗吉尼亚 
服饰色彩对人物刻画及主题的作用浅析——以《雅各布之屋》和《到灯塔去》为例
《芒种》2012年第13期85-86,共2页邱莉 
根据Jakob Lothe在"Narrative in Fiction andFilm"中的叙述,重复是叙事的一个概念,是小说的一种叙事方法,与小说构成一体,对主题的表现至关重要,它与叙事时间、事件、人物、主题紧密联系。叙事重复有三种形式:个别词汇重复(常为动词、...
关键词:服饰色彩 人物刻画 男女平等 拉姆齐夫人 男权社会 女性 小说 主题 色彩词 叙事时间 
论英国作家伍尔夫《到灯塔去》的艺术特征
《芒种》2012年第18期76-77,共2页俞晓丽 
伍尔夫陶冶在文学艺术的殿堂上,进行了文学性的观察和研究,并创建了关于诗歌的理论研究,开创了特殊的诗歌式小说形式。而所说的诗歌化小说并不是只限于采用诗化的格律来辅助完成,更重要的是通过诗歌的写作方向来规范小说的创作技巧,采...
关键词:伍尔夫 小说人物 拉姆齐夫人 诗歌意境 灯塔 意识流创作技巧 小说创作 音乐性 理论研究 文学创作 
浅析伍尔夫“双性同体”的文学意象及其现实意义
《芒种》2012年第14期155-156,共2页李漠 陈琼 
伍尔夫是公认的女权主义先驱者和女权运动的精神领袖,她提出了关于文学创作中的"双性同体"思想,认为"双性同体"的大脑是最佳的文学创作状态,这就消除了两性的生理差异,强加于男女两性的束缚也得以解脱,两性可以任意选择他们的行为方式...
关键词:双性同体 伍尔夫 文学意象 拉姆齐夫人 现实意义 文学创作 妇女解放 两性 奥兰多 女权主义先驱 
《到灯塔去》:伍尔夫文本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芒种》2012年第10期83-84,共2页付永超 
《到灯塔去》出版于1927年,是伍尔夫最知名的作品之一。小说将意识流创作方式与女性主义视角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女性独有的细腻笔触和对生命与内心世界的敏锐洞察力,为读者塑造了一个充满温情、关爱、坚忍而又充满诗意的女性世界。小...
关键词:拉姆齐夫人 伍尔夫 女性形象 传统女性 小说 灯塔 男权社会 女性世界 女主人公 男性社会 
试论《到灯塔去》小说技巧的创新
《芒种》2012年第4期192-193,共2页周健敏 
出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末期,同时经历了爱德华、乔治统治时期的女权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之一,也被誉为英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作家。其发表于1927年的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审视人...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 灯塔 拉姆齐夫人 西方意识流小说 女权主义 创新 自由联想 象征意义 意识流动 象征手法 
从《到灯塔去》《一间自己的屋子》解读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
《芒种》2012年第2期181-182,共2页徐小雁 刘晓辉 
20世纪初,女性主义在英美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实质性的力量。在性别建构和差异的讨论上,强调的重点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变革。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者中。
关键词:伍尔夫 女性主义思想 拉姆齐夫人 女性主义者 女性形象 灯塔 解读 吉妮 世纪初 性别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