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结合带

作品数:14被引量:9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王保弟刘德利程万华王冬兵张万平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矿物学报》《岩石学报》《岩石矿物学杂志》《地质与资源》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藏东昌都红层滑坡的地质成因模式被引量:1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24年第3期493-509,共17页李洪梁 黄海 张勇 田尤 陈龙 张佳佳 李元灵 高波 杨东旭 王灵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40386,DD20240014);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902)。
藏东昌都红层紧邻北澜沧江结合带(LCS),是近年来新厘定的红层岩系。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红层及滑坡灾害研究,文章基于翔实的现场调查,从构造地质学角度约束滑坡发育的边界条件,总结归纳了藏东昌都红层滑坡的地质成因模式,并对不同类型滑...
关键词:地质成因模式 红层滑坡 北澜沧江结合带 构造面 藏东昌都红层 
北澜沧江结合带晚白垩世花岗岩成因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被引量:3
《地球科学》2023年第4期1330-1350,共21页李洪梁 杨东旭 田尤 李元灵 王灵 李宝幸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s.DD20230449,DD202217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91955208);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No.2019QZKK0902);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科研结余资金项目(No.2022004).
北澜沧江结合带花岗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印支期,对白垩纪花岗岩却鲜有报道.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藏东类乌齐地区新发现的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2件花岗岩样品成岩年龄分别为75.06±0.82 Ma(...
关键词:S型花岗岩 晚白垩世 后碰撞 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与Hf同位素 北澜沧江结合带 岩石学 
澜沧江结合带北段纽多细粒二长花岗岩成因与构造意义
《矿物学报》2020年第3期237-247,共11页徐长昊 任飞 陆彪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D20190375)
北澜沧江结合带是研究特提斯洋扩张、消减、闭合构造演化的天然实验室,该区大致平行结合带所出露的吉塘岩体、纽多岩体、东达山岩体,记录了澜沧江洋的地质演化历史,对揭秘特提斯洋的演化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北澜沧江结合带之纽多岩体进...
关键词:北澜沧江结合带 特提斯洋 细粒二长花岗岩 岩石成因 构造意义 
滇西北澜沧江结合带的边界断裂和主要特征被引量:2
《地质与资源》2018年第4期366-370,共5页王学武 李新仁 严城民 周喜林 王长兵 张子军 朱琳 
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云南省维西县海尼地区铀矿普查"(2013531002);昆明市产业创新发展重大项目(2015-2G-01984);云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201704)
澜沧江结合带的东、西边界断裂分别为位于澜沧江西岸的吉岔断裂和位于碧罗雪山主峰的碧罗雪山断裂.澜沧江结合带由上古生界吉东龙组(P1j)、沙木组(P2sm)组成,形成于浅海陆棚-陆棚边缘盆地环境.其中,沙木组上段(P2sm2)的火山岩形成于岛...
关键词:澜沧江结合带 碧罗雪山断裂 吉岔断裂 吉东龙组 沙木组 吉岔超镁铁-镁铁-斜长花岗岩 维登镁铁岩 滇西北 
藏东察雅县察拉地区中生代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构造环境被引量:3
《地质通报》2012年第5期696-706,共11页李彬 向树元 冯德新 罗拉次旺 噶桑顿珠 周渝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专项<西藏邦达地区1:5万地质矿产调查>(编号:1212010918028)
藏东察拉地区广泛发育中生代侵入岩体,沿澜沧江结合带呈带状展布,以复式岩基、岩枝和透镜体产出,侵入于早石炭世卡贡岩卡组和吉塘群变质岩系中,主要岩性有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少量闪长岩。目前该区研究程度较低,报道较少,构造意义...
关键词:藏东 澜沧江结合带 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构造环境 
澜沧江结合带中二叠世达弄岩片的发现及特征被引量:7
《地质调查与研究》2011年第4期258-267,共10页邱军强 强巴扎西 李虎 拉巴次仁 
国家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西藏1/5万协通;类乌齐镇;瓦昌达;类乌齐县幅区域地质调查(1212010710211)
达弄岩片出露于藏东类乌齐县达弄沟及其附近地区,经采样分析测得糜棱岩化绿泥片岩的SIMS锆石U-Pb年龄为272.8±2.4 Ma,表明这套岩石形成于中二叠世。岩石SiO2含量从48.12%到76.93%,它们的原岩可能为基性-中性-酸性的火山岩,岩石系列主...
关键词:类乌齐地区 澜沧江结合带 达弄岩片 U-PB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早三叠世北澜沧江结合带碰撞作用:类乌齐花岗质片麻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证据被引量:36
《岩石学报》2011年第9期2752-2762,共11页王保弟 王立全 强巴扎西 曾庆高 张万平 王冬兵 程万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9CB421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3033、40872055);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121259、1212011085119)联合资助
西藏东部类乌齐一带吉塘岩群中新识别出一套花岗质片麻岩,其Cameca锆石U-Pb年龄为246.3±0.8Ma,表明该变质花岗岩形成于早三叠世。该套变质侵入体具高SiO2(68.21%~74.82%)、富K2O(K2O/Na2O>1)和低P2O5(<0.26%)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为1...
关键词:花岗质片麻岩 碰撞型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澜沧江结合带 类乌齐 西藏 
藏东类乌齐地区花岗质片麻岩锆石Cameca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3
《地质通报》2010年第8期1123-1128,共6页曾庆高 王保弟 强巴扎西 尼玛次仁 李虎 
国家"973"项目(编号:2009CB421003);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0510214)资助
西藏东部类乌齐一带吉塘岩群中新识别出一套花岗质片麻岩。花岗质片麻岩中锆石Th/U比值较高(Th/U>0.49),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锆石内部韵律环带明显,具典型岩浆锆石成因的特征。Cameca锆石U-Pb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为282.1Ma±0.9Ma,表明花岗...
关键词:锆石CamecaU-Pb年龄 花岗质片麻岩 澜沧江结合带 类乌齐地区 
滇西南澜沧江结合带中段云县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及形成环境
《甘肃地质》2008年第3期80-88,共9页李宪坤 刘德利 
中南大学地学环境工程学院与云南省云县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协作科研项目。
南澜沧江结合带云县花岗岩体的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二长花岗岩,SiO2平均为68.57%,K2O/Na2O平均为1.67,相对富钾,岩石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其岩石酸、碱度低于同类岩石平均值;而镁铁组分高于平均值,显示岩石偏中性,与同碰撞构造环境形成的...
关键词:云县 花岗岩 构造环境 锆石U-Pb年代 
滇西南澜沧江结合带北段云县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及形成环境被引量:28
《岩石矿物学杂志》2008年第1期23-31,共9页刘德利 刘继顺 张彩华 周余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072032);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2003UDBEA00Q021)
滇西南澜沧江结合带云县花岗岩体的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二长花岗岩,SiO2含量平均为68.57%,K2O/Na2O值平均为1.67,相对富钾,岩石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酸、碱度低于同类岩石平均值,而镁铁组分高于平均值,显示岩石偏中性,与同...
关键词:滇西云县 花岗岩 构造环境 锆石U-PB年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