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人

作品数:5598被引量:3288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洛秦熊晓辉黄婉管建华杨殿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E研究院-上海高校网格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乐署乐人的活动与宋代艺术表演地理空间的开拓被引量:1
《中原文化研究》2023年第4期76-84,共9页董希平 姜欣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乐署与宋词演唱研究”(18BZW053)。
宋代乐署乐人活动范围极广。中央、地方乐署乐人,以大小都市为表演中心,极易形成规模化演出,进而辐射临近乡村,促成了都市乡村间表演空间的延伸贯通,并有助于实现城乡音乐的融通与互动,丰富表演的内容与风格。州府衙前乐人相对固定地活...
关键词:乐署乐人 艺术表演 地理空间 
谢绍英:被遗忘的留美音乐先驱被引量:1
《音乐文化研究》2023年第2期38-48,共11页宫宏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音乐史学基本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8ZDA025)阶段性成果。
有关近代中国的音乐留学生,学界一般都多将视野集中在20世纪初年负笈日本的沈心工、王鸿年、曹汝锦、曾志忞、萧友梅等人,而对较早赴美国学习音乐的留学生却很少提及。文章以1900年至1910年间两度赴美国专攻音乐的福州女留学生谢绍英为...
关键词:谢绍英 清末留美乐人 康纳尔学院 华南女大 
唱在边缘--对歌中的两性交往习俗
《中国音乐》2023年第3期17-26,35,共11页肖璇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两性对歌研究”(项目编号:21FYSB011)的阶段成果
对歌表征人类社会生活的两性关系原则。由于不同社会文化规定的两性交往自由与限制的范畴不同,世界各地呈现出丰产、青年/成年公房、劳动和仪式性狂欢四种形式的两性对歌习俗。人类学家曾在此中解析非西方文化编码和社会秩序,参与建构2...
关键词:两性对歌 音乐人类学 婚姻 青年公房 
秦司乐官署“外乐”的设置及职能——以张家山汉简《奏谳书》“乐人讲”践更外乐为中心的讨论被引量:1
《中原文化研究》2023年第2期107-112,共6页李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考古新材料与秦汉文学发展演变的动因与机制问题研究”(18BZW106)。
外乐对自由民乐人的组织和管理,与外乐采用践更的服役形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年律令·史律》中的杜主祠乐人以践更的服役形式而与大祝所形成的“属”的关系,既反映了同样是自由民乐人的杜主祠乐人与践更服役形式之间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秦司乐官署 外乐 自由民乐人 践更 郊庙礼仪用乐 
李白音乐批评初探
《北方音乐》2023年第2期86-94,共9页明言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中国古代音乐批评史·远古至中古卷”(项目批准号:21FYSA002)系列之第五章《隋唐五代的音乐批评》中的一节。
李白诗词可谓是千古名篇,观其文本,绝大多数是从文学层面展开的。而在唐代诗词中,音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章站在音乐的角度审视这类经典名篇。在李白诗作中遴选出部分诗词,用音乐批评的手法给出初步解析。
关键词:李白 音乐批评 宫中行乐词 听(抚)琴诗 观伎乐诗 乐人品藻诗 
百岁学人的学术境界——为纪念缪天瑞诞辰115周年而作
《人民音乐》2023年第1期64-68,共5页汪洋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缪天瑞与百年中国音乐史研究》(21BD068)的阶段性成果。
缪天瑞(1908—2009)的百年音乐人生,学术贡献卓著,其音乐生涯从一个个体、一个视角、一个侧面客观反映出中国音乐文化百年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音乐事业百年的前进步伐。本文从缪先生文论与著作的研究,书信与口述、录像的翻阅,家人与学生...
关键词:学术境界 缪天瑞 音乐事业 学术贡献 音乐生涯 中国音乐文化 音乐人生 音乐文本 
论《诗经》对先秦审美观念的早期拓展与深化
《中国美学研究》2022年第2期60-72,共13页陈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甲金简帛中的美学思想研究”(21CZX060)阶段性成果
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不仅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的重要对象,也是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宝贵材料。由《诗经》可知,艺术在殷周之际不再被单纯视为宗教祭祀活动的一部分,它还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活动,艺术由娱神向“乐(lè)”人过渡...
关键词:《诗经》 先秦审美观念 娱神与“乐”人 情感与和谐 美善相因 
流域音乐人类学钩撢:以川江流域为例被引量:5
《音乐研究》2022年第4期89-100,共12页胡晓东 谢佳丽 
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乐学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2ZD12)的阶段性成果。
“流域音乐人类学”是在吸收“流域人类学”研究理念的基础上,借鉴跨学科理念,取整体性、动态性、关系性与开放性视角,对流域内部所有水系的音乐文化事项进行立体式研究,关注流域空间内音乐文化的结构关系与多元互动,探讨流域生态文明...
关键词:流域音乐人类学 川江流域 整体性 动态性 关系性 开放性 
晚商乐人刍议
《音乐研究》2022年第4期5-13,共9页张闻捷 王文轩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周代乐钟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9VJX068)的阶段性成果。
晚商时期的乐人来源较为复杂,有“铙”族为代表的世袭乐人家族,有非王族群中的身份较高者,有底层乐工或乐奴。殷墟非王族群中随葬乐器的贵族或为卜辞记载中的“万”,掌管着本族礼乐活动的同时还为商王室服务。晚商时期已形成乐人管理体...
关键词:晚商 子铙 乐人 殉葬 
“命”与乐人的身份认定及行政运作机制——以出土秦汉简牍文献为中心的讨论被引量:1
《中原文化研究》2022年第3期77-85,F0002,共10页李立 谢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考古新材料与秦汉文学发展演变的动机与机制问题研究”(18BZW106)阶段性成果。
秦汉出土文献所涉及的法律和民事事务中存在的“命”,是对“命者”认定或赋予新的罪名或身份的一种行政行为,并体现出必须履行某种手续或程序的行政管理的性质。这种名为“命”的身份认定行为,在秦汉时期以技术和技能为要求的专业领域中...
关键词:秦汉出土文献  乐人身份 认定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