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波形设计

作品数:72被引量:19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李伟肖鸿博王洪雁邹鲲吕幼新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空军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科学:信息科学》《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舰船电子对抗》《雷达科学与技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雷达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基于CNN-BiLSTM-AM的雷达波形设计
《现代雷达》2025年第3期72-79,共8页董军 杜晓林 何肖阳 李建波 田团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801415);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KJQN202100605)。
在实战环境中,复杂的电磁环境会导致雷达无法获得满足性能所需要的先验信息,且雷达已不再局限于单一任务和工作模式。为实现电子战中雷达的多方面性能提升,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AM)与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时记忆(CNN-BiLSTM)...
关键词:波形优化设计 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信干噪比准则 互信息准则 
低截获MIMO探通一体化波形设计方法被引量:3
《现代雷达》2023年第10期88-93,共6页董菲 钟涵 张天贤 田团伟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2M7210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61971109)。
提出了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低截获概率(LPI)波形设计方法,该系统的一体化波形能同时进行目标探测与通信。首先,最小化下行链路中的多用户干扰,以期望LPI截获因子阈值为约束条件,构建了低截获MIMO雷达通信一体化...
关键词:低截获概率 雷达波形设计 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 截获因子 
多载波混沌频率编码雷达信号设计与分析被引量:3
《现代雷达》2022年第3期41-45,共5页李春辉 马健 杨永建 王嵩乔 
近年来,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在雷达波形设计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在OFDM技术的基础上,使用混沌序列对子载波上的码元进行频率编码调制,得到一种基于混沌序列的多载波随机频率编码雷达信号,波形设计参数更多。通过仿真对该信号的自...
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 雷达波形设计 混沌 多载波频率编码 
最大互信息准则下的认知MIMO雷达波形设计被引量:4
《现代雷达》2017年第8期43-48,共6页孙从易 郝天铎 崔琛 余剑 
针对杂波背景下对认知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波形设计研究较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互信息准则的波形设计方法。该方法结合一般认知雷达波形设计模型,以雷达发射功率作为约束条件,以最大化目标与接收回波间的互信息为目标,对认知M...
关键词:认知雷达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波形设计 互信息 卡尔曼滤波 
MIMO雷达波形设计方法综述被引量:6
《现代雷达》2013年第6期12-14,18,共4页李宏伟 
MIMO雷达是一种新兴的有源探测技术,波形分集能力赋予MIMO雷达潜在的探测能力,使得波形设计成为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文中综述了MIMO雷达的波形设计方法,重点探究了正交波形设计、发射方向图匹配设计、发射信号波形合成等方法,并指出了MIM...
关键词:MIMO雷达 波形设计 正交波形 发射方向图匹配 发射信号波形合成 
一种综合考虑目标检测与估计的波形设计方法
《现代雷达》2011年第7期22-26,共5页许光 
讨论了在综合考虑目标检测与估计性能的条件下,雷达发射波形的优化设计问题。由于衡量目标检测与估计性能的直接指标是信噪比(SNR)和互信息(MI),文中采用将SNR作为约束条件下最大化MI的准则,通过引入发射信号的自相关序列将优化目标转...
关键词:目标检测 目标估计 雷达波形设计 
一种新的准连续波雷达波形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13
《现代雷达》2007年第9期16-19,共4页袁伟明 
针对连续波雷达的泄漏及准连续波雷达的距离遮挡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准连续波雷达波形,该波形基于最佳码和Gold码复合得到。文中对所设计波形的损失函数和模糊函数进行了分析和仿真,证明了该波形具有较低的距离遮挡和截获概率。
关键词:准连续波雷达 最佳码 损失函数 模糊函数 
一类具有低距离旁瓣的多相码“波形对”
《现代雷达》1994年第5期43-48,共6页张润宁 林茂庸 阮龙泉 安建平 
在文献[1]研究P码(即P_1、P_2、P_3和P_4码)波形自相关函数旁瓣结构的基础上,由P码波形导出了一类能实现低距离旁瓣的多相码“波形对”。在零多普勒频移条件下,这类“波形对”能以少量信噪比损失为代价使脉压输出...
关键词:雷达波形设计 脉冲压缩 多相码波形 主旁瓣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