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格尔

作品数:19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冯存凌聂普荣郭强陆慧敏刘青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音乐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人才资源开发》《长春师范大学学报》《陕西教育(高教版)》《读天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雷格尔《四首钢琴奏鸣曲》(Op.89)的创作分析
《读天下》2024年第30期0037-0039,共3页刘育江 
百年前的回望与启示——192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弗里茨·普雷格尔的科研奇迹
《化学通报》2024年第3期379-383,366,共6页陈彪 朱玥玮 黄晓雪 王燕 陈羽 王春秀 吴又进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9jyxm0014,2022jyxm1833,2014jyxm015);安徽省新时代育人质量工程项目(2022szsfkc010,2022jyjxggyj031,2022jyjxggyj03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2-2023学年度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课题(SCJY202202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23xjyxm060,2022ycjg14,2022ychx10,2021kcsz035,2020kcsz062,2021ycjg12,2022xjyxm009,2023xkcszkc08,2018jyy13)资助。
弗里茨·普雷格尔因创立了有机物质的微量定量分析法而获得1923年诺贝尔化学奖,在获奖百年之际,本文回顾了他的相关研究背景和科研历程,并概述了微量定量分析技术的诞生情况。普雷格尔的成功体现了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坚实基础、站立巨人...
关键词:弗里茨·普雷格尔 有机物质微量定量分析 1923年诺贝尔化学奖 
马克斯·雷格尔艺术创作的守成与创新——以马克斯·雷格尔奏鸣曲Op.89 No.1第一乐章为例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169-173,183,共6页范静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安徽吹打乐的时代化表达与人文叙事”(AHSKY2021D118)。
身处世纪之交的马克斯·雷格尔在其简短的一生中始终与音乐保持非常紧密的联系。本文以奏鸣曲Op.89 No.1第一乐章为例,研究该作品的结构、主题、和声以及钢琴演奏技巧,从而进一步管窥雷格尔的守成与创新。
关键词:马克斯·雷格尔 奏鸣曲Op.89 No.1第一乐章 钢琴演奏 
普罗科菲耶夫俄罗斯时期钢琴奏鸣曲的创作及和声特点(一)——探索“新的和谐的音乐语言”
《音乐天地》2020年第1期38-47,共10页蒋兴忠 
一、创作背景1909年春,普罗科菲耶夫从作曲系毕业,开始了他的自由创作之路。年轻的普罗科菲耶夫对创作抱有极大的热情,并在创作中不断寻求“新的和谐的音乐语言”。1:这种追求早在1906年就有所萌芽。那一年,作曲家马克斯•雷格尔(Max Reg...
关键词:斯克里亚宾 普罗科菲耶夫 作曲系 音乐语言 钢琴奏鸣曲 和声特点 小夜曲 雷格尔 
马克斯·雷格尔《六首歌曲》(Op.4)技法及风格探析(续)——兼及其音乐作品接受
《音乐天地》2019年第6期39-43,共5页聂普荣 冯存凌 
3、歌曲结构、技法及风格特点在世纪之交的德国,几乎没有音乐家能够逃离以李斯特、瓦格纳为代表的'新德意志'乐派的影响,青少年时期的雷格尔同样如此。但在里曼的严格要求和精心指导下,沃尔夫将学习重心置于旋律写作和发展,这一创作特...
关键词:音乐作品 德意志 瓦格纳 世纪之交 勋伯格 《六首歌曲》 作曲家 马克斯 
马克斯·雷格尔《五首二重唱》创作技法与风格探析被引量:1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82-87,共6页聂普荣 冯存凌 
总结二重唱的体裁定位和艺术风格,梳理19世纪德奥二重唱创作,从声乐声部复调化处理切入,重点分析雷格尔《五首二重唱》的创作技法。作为连接“传统”和“现代”音乐的桥梁,雷格尔通过这部作品跨越了一个半世纪的时空,融合着浓郁的浪漫...
关键词:马克斯·雷格尔 《五首二重唱》(Op.14) 模仿技术 半音化和声 历史作用 
马克斯·雷格尔《六首歌曲》(Op.4)——兼及其音乐作品接受技法及风格探析被引量:1
《音乐天地》2019年第5期39-42,共4页聂普荣 冯存凌 
马克斯·雷格尔(Max Reger 1873-1916)是19、20世纪之交德国著名作曲家、管风琴及钢琴演奏家和指挥家。雷格尔的音乐创作主要包括声乐和器乐两个领域。在声乐领域中,雷格尔写作了无伴奏合唱以及管弦乐、管风琴或者钢琴伴奏的合唱、独唱...
关键词:吕克特 歌曲创作 胡戈·沃尔夫 《六首歌曲》 音乐作品 马克斯 
论马克思·雷格尔作品多声部的线性思维被引量:2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112-122,共11页李冬 
音乐中的纵向和声与横向线条之间有着相对微妙的互溶关系。20世纪初期,线性进行的写作风格又恰恰始于极端纵向垂直思维的作曲家笔下,诸如理查·施特劳斯、马勒、马克思·雷格尔以及勋伯格等人在早期作品就对此有所运用。笔者拟运用线性...
关键词:20世纪初期 线性进行 马克思·雷格尔 调性扩张 
马格斯·雷格尔《五首艺术歌曲》中和声技法研究被引量:1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93-100,共8页王颖峰 李红梅 
马格斯·雷格尔是晚期浪漫乐派至20世纪初著名的德国作曲家,他的和声艺术极具特色,影响深远。比如在他的《五首艺术歌曲》(op.37)中,就出现了极具个性的变格终止、教会调式交替、多重调式交替以及线性思维等和声手法,既有承袭,又有衍变...
关键词:马格斯·雷格尔 线性思维 变格终止 调式交替 
雷格尔主调音乐中的线性运动被引量:1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13-17,共5页李冬 
德国作曲家马克思·雷格尔被誉为"半音复音音乐"的完成者,同时他又是一位和声大师。他将瓦格纳在半音化和声方面的成就应用在绝对音乐,并在当时引起了革命性运动,但其一生的作品又从未逾越调性之藩篱。那作为调性音乐作曲家,他如何以高...
关键词:雷格尔 主调音乐 声部进行 线性动机 对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