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中风

作品数:59被引量:14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郭蓉娟王永炎时晶倪敬年田金洲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安医家吴楚辨治中风特色探析
《吉林中医药》2024年第9期1002-1005,共4页张玉 胡建鹏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23AH050801);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208085MH265)。
整理分析《宝命真诠》《吴氏医验录》及相关文献,探讨吴楚治疗中风病的特色。吴楚主张将中风分为真中风和类中风两大类,认为内虚风中是真中风的基本病机特点,主张从脏腑、血脉、闭脱三方面进行辨别,并以汗、下、养血顺气三法进行论治。...
关键词:新安医家 真中风 类中风 吴楚 
丁甘仁中风病辨治方药探赜及医案举隅被引量:3
《环球中医药》2022年第4期642-645,共4页朱思行 顾博丁 尚力 严世芸 陈丽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7092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301);上海市卫计委“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ZY(2018-2020)-CCCX-3002);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
丁甘仁对中风病的辨治,既有继承亦有创新,其首辨真中、类中。真中以内虚为主,由外风引动,与内风互结,故重视内虚为病,内虚以阴阳为辨证纲领,分为阳虚和阴虚,以治虚为主,标本缓急兼顾。类中则以风、痰、火等内因标实为患,兼见肝肾阴液亏...
关键词:丁甘仁 中风病 真中风 类中风 地黄饮子 续命汤 
如何护理中风病人
《新农村》2021年第11期42-42,共1页欧金凤 
中风,多指内伤病证的类中风,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是以突然昏厥、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经疾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等特点。中风往往会反复发作,正确的护理对抢救有着非常物吸入...
关键词:中风病人 气血逆乱 类中风 口舌歪斜 血溢 偏身麻木 肢体麻木 昏厥 
脑小血管病中医病名探析被引量:6
《医学争鸣》2021年第3期24-27,共4页申斐 关东升 李歌 代云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8ZY2042)。
为了更好地从中医角度认识脑小血管病(CSVD),笔者回顾分析了古代文献和近代研究中关于CSVD的相关描述,发现CSVD临床症状变化多端,病情复杂,大多数病例并不符合中医脑卒中诊断标准,传统脑卒中的概念难以准确辨识CSVD。根据其发病形势、...
关键词:脑小血管病 中医病名 中风 类中风 
中风之外感及脏腑功能失调病因病机初探被引量:5
《河北中医药学报》2020年第6期10-12,共3页华雨欣 徐斌彬 周鑫 丁敏芮 朱琳 金竹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774010。
通过对外邪及脏腑功能衰退与中风关系的不同理论层次探讨,加深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研究认为外邪侵袭人体是中风发病的外在原因,其中呼吸系统感染是诱发缺血性脑中风的重要因素。中老年后肝肾、脾胃、心、肺等脏腑功能逐渐衰退是导致...
关键词:中风 卒中 类中风 病因病机 风寒外邪 脏腑功能失调 
经方辨治急危重症验案二则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0年第11期128-130,共3页杨军 谭颖颖 陈丽名 雍凯龙 
陕西中医药大学伤寒学与经方辨治疑难病一流学科创新团队项目(2019-QN04)。
《伤寒论》方用药严谨、构思奇特,在临床治疗各种疾病效如桴鼓,尤其在急危重病使用中,更能体现“一剂知、二剂已”的临床效果。本文结合二则案例介绍了经方治疗急危重病之魅力。
关键词:经方 类中风 躁狂 
急性缺血性中风诊断分类的磁共振影像学特征
《天津中医药》2020年第10期1131-1135,共5页秦宝娟 时晶 倪敬年 魏明清 张学凯 张立苹 岳利峰 李婷 田金洲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B08006);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081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项目(JDZX2015297);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2019-JYB-TD-007)。
[目的]在新的中风临床诊断框架下,探索急性缺血性中风不同诊断分类的磁共振影像学(MRI)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0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住院的274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病例信息,根据《中风临...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 急性期 真中风 类中风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从风论治行走不稳的卒中病例分析被引量:4
《环球中医药》2020年第8期1364-1366,共3页黄幸 张根明 高颖 白晶 常静玲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9-JYB-TD-003);北京中医药大学名医培育计划(BUCM-2019-QNMYA004)。
本文介绍了一例以头晕伴行走不稳、言语謇涩为主诉的卒中病例的中医综合治疗。辨证为中风病、风痰瘀阻络证。病程演变经历了类中风-中风中脏腑-类中风的过程。中医以中药、针刺、康复及中医水罐、穴位贴敷等特色疗法治疗,取得较好的临...
关键词: 行走不稳 卒中 类中风 辨证论治 证候要素 
中风病因病机新说被引量:25
《河南中医》2019年第9期1309-1313,共5页秦瑜玲 舒杨 卢岩 孙英霞 
2017年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17MH106);2015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立项计划项目(2015GSF119019);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7-012);中国科协学科发展项目(XKSZ)
对于中风的病因病机,唐宋以前的医家大都持外风论,认为中风的发生是在脏腑失和,气血不足等内虚的基础上受到外邪侵袭所致;金元时期,百家争鸣,内风学说逐渐盛行,元代的王履首次明确提出真中风与类中风的区别;到了明清时期,医家对内风论...
关键词:中风 病因病机 内风 外风 真中风 类中风 
中风临床诊断框架的构建被引量:21
《中医杂志》2018年第19期1640-1643,共4页田金洲 时晶 倪敬年 魏明清 张学凯 岳利峰 李婷 朱爱华 张滨斌 王永炎 
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2017-ZD-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3518;8157382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JDZX2015297);北京市科技计划(Z151100003815021);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16-4-4193)
梳理《黄帝内经》以降的古代文献,总结中风及其分类分型的临床诊断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中风临床诊断框架的构想:中风分类为真中风(有偏瘫型脑卒中)和类中风(无偏瘫型脑卒中),真中风分型为中经络(无意识障碍)和中脏腑(有意识障碍),类中...
关键词:中风 临床分类 诊断框架 真中风 类中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