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颖颖

作品数:96被引量:503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伤寒论》伤寒论中医养生真武汤《金匮要略》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医药管理杂志》《中国医药导报》《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瓜蒌薤白半夏汤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微血管生成与HIF-1α/VEGF相关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4年第17期1-9,共9页陈文豪 孟维闪 李红 田维维 张琪 谭颖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3296,82074380)。
目的: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对缺血性心肌损伤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观察心肌微血管密度(MVD)、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对心肌微血管生成...
关键词:瓜蒌薤白半夏汤 缺血性心脏病 内皮细胞功能 心肌纤维化 血管生成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伤寒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4年第8期1050-1054,共5页杨军 牛锐 陈丽名 谭颖颖 李小会 杨景峰 
陕西省教育厅线下一流课程490号项目(陕教〔2021〕107号);陕西省科技厅2022年社发项目(2022SF-457);陕西中医药大学一流学科创新团队项目(2019-QN04)。
为探索《伤寒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方法。本研究以中医学专业本科生为教学对象,采用三结合为抓手(理论与临床结合、科教结合、思政与专业教育结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实行课上与课下、理论与临床相结合,从课程目标、课程资源建设、课...
关键词:中医教学 《伤寒论》 线下一流课程建设 
“五脏元真通畅”理论视角下的《金匮要略》温阳法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2024年第6期1439-1441,共3页屈杰 谭颖颖 杨景锋 吴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3296);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项目([2022]239号)。
《金匮》为杂病辨治之典范,以脏腑经络为核心辨证方法,以善用温药而著称。文章以《金匮》相关条文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研究、病机推演,从“五脏元真通畅”理论视角下,研究温阳法的作用机理,发现阳气亏虚,五脏虚衰是内伤杂病的普遍发展态...
关键词:金匮要略 温阳法 五脏元真通畅 治法 
杜雨茂教授辨治外感疫病学术经验采撷
《四川中医》2024年第5期10-13,共4页谭颖颖 孙理军 陈丽名 吴彤 冷伟 
全国第五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239号);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研究室(陕中医药发[2018]32号);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教技办[2018]11号)。
杜雨茂教授乃闻名全国的伤寒学大家,熟读中医经典,勤学善思,理论造诣深厚,临证经验丰富,其晚年以治疗肾病名震一方,但其在辨治外感疫病方面也多有心得。杜雨茂教授虽为伤寒学大家,但没有门户之见,临床用方常常博采众长,参己之见,故治病...
关键词:杜雨茂教授 外感疫病 肺疫病 学术经验 
《金匮要略》瓜蒌薤白三方再辨析
《四川中医》2024年第5期23-26,共4页陈文豪 陈丽名 李小会 李红 田维维 王爽 谭颖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873296);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伤寒学与经方辨治疑难病重点研究室项目;陕西中医药大学学科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19-QN04)。
本文通过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篇》瓜蒌薤白三方来探讨胸痹心痛的证治,发现“阳微阴弦”为瓜蒌薤白三方主要的病机,即上焦阳虚故在下之阴邪伺机逆而上乘,闭塞胸中阳气,阻滞不通则胸痹心痛,其关键在于胸阳不足所致。后世医家在...
关键词:阳微阴弦 瓜蒌薤白类方 金匮要略 胸痹 方药配伍 临床应用 
《伤寒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再辨析
《四川中医》2024年第4期31-35,共5页田维维 谭颖颖 陈文豪 陈丽名 李小会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伤寒学与经方辨治疑难病重点研究室项目(陕中医药发[2018]32号)。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第118条。历代医家对该方论述颇多,现多认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为心阳虚烦所设。病机为心阳虚弱,心神不敛。本文首先聚焦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中最具争议的“烦躁”一症,对比历代医家注释并结合相...
关键词: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烦躁 理论探讨 伤寒论 
董正华教授《伤寒论》教学特色总结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124-127,共4页陈丽名 谭颖颖 李小会 杨军 屈杰 吴彤 董正华 
2022年省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伤寒学与经方辨治疑难病一流学科创新团队项目(2019-QN04)。
董正华教授长期从事《伤寒论》的教学,对于中医经典教学有独到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在《伤寒论》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总结《伤寒论》的学习方法。文章提炼总结董正华...
关键词:董正华 伤寒论 中医经典教学 教学特色 经验总结 
当归四逆汤治疗大动脉炎理论与临床应用验案举隅被引量:1
《亚太传统医药》2024年第4期119-122,共4页夏娟娟 谭颖颖 
大动脉炎是比较常见的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复杂,该病以气血、经脉为主要病位,以血虚寒凝致血脉闭塞为主要病机。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可用于以血虚寒凝为主证或兼他证等大动脉炎的治疗。当归四逆汤的现代药理作用表明其可纠正引...
关键词:大动脉炎 当归四逆汤 药理作用 血虚寒凝 验案 
基于六经辨证理论的针灸辨治思路初探被引量:1
《针灸临床杂志》2024年第2期1-5,共5页张若飞 谭颖颖 李小会 陈丽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873296;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伤寒学与经方辨治疑难病重点研究室项目(2018年)。
六经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在《黄帝内经》六经分证的基础上丰富六经内涵发展出六经辨证理论,其与经络学说密切相关。本研究以《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为基础结合经络学说,根据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经临床疾病特点...
关键词:伤寒论 六经辨证 经络 针灸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医课程思政的研究——以伤寒论教学为例
《知识经济》2023年第36期139-141,共3页聂慧欣 谭颖颖 杨景锋 陈丽名 
伤寒学与经方辨治疑难病一流学科创新团队项目(2019-QN04);2021年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2022年陕西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项目(课程思政)。
挖掘党的二十大精神核心要义,探索其与伤寒论课程教学之间的契合点,结合时政要点,深挖思政元素。根据课程特点,改革思政模式:追溯本源,厚植仲景精神,提升文化感悟;寓情于事,寻找思政融点,讲好中医故事;举例类比,改革传统模式,创新教学...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精神 伤寒论 课程思政 中医经典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