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新诗潮

作品数:60被引量:14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光明龙泉明彭金山张颐武李怡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艺术广角》《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诗刊》《华文文学》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命名作为一种传播策略——论新媒体时代诗歌的“命名热”被引量:5
《南方文坛》2018年第4期96-101,共6页罗小凤 
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语境下诗与公众世界之关系新变化研究"(15XZW035);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每一部文学史其实都是一部命名史,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命名定位作家作品的历史位置而建构起来的,诗歌史亦然。在过去的纸媒体时代,各种命名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才能抵达大众,但尽管如此,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诗歌界也曾掀起过“命名热...
关键词:诗歌史 新媒体时代 传播策略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名作 作家作品 后新诗潮 第三代诗 
“后新诗潮”的代表诗人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年第4期87-87,86,共2页徐艳霞 
经由“后新诗潮”个人体验的强调与放大,人们会强烈感受到个人意识的进程,这时的个人已不复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他们的自我是矛盾的、分裂的,在这个意义上,“后新诗潮”作品是新一代的精神画像,是窘迫现代生存中不断破碎的心灵碎片。
关键词:后新诗潮 于坚 海子 
新诗“传统”的当代辨识
《诗选刊》2012年第9期90-92,共3页张立群 
当我们从论争的现象进入其内部时,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对于新诗的成绩以及新诗的传统问题而言,任何的偏袒回护或盲目指责都是不冷静客观的做法。即我们必须承认:对于那么多诗人以及新诗爱好者来说,他们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付出巨大的艰辛,而...
关键词:诗歌创作 后新诗潮 新时期 传统 近百年 散文化 外部环境 工具化 理论建设 整体水平 
“后新诗潮”论争的理论启示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第8期109-114,共6页宋毅 
本文从利益和审美的角度论述了诗歌由个体承担的理论前提。文章认为,由个体承担的诗歌自觉疏离群体代言诗,有效克服认同谬误,追求写作的独立自足性,从而为诗歌艺术在审美领域的探索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关键词:个体承担的诗 代言诗 理论启示 
及物诗:后新诗潮的新景观——以于坚诗作为个案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57-61,共5页罗成 
后新诗潮中诗人们对"诗"与"物"之间关系进行了全新探索,于坚的《一枚穿过天空的钉子》正是其代表之一。它迥异于传统意义上的"咏物诗",呈现为具有独特美学意蕴的"及物诗"。这种诗歌形态在后新诗潮的诗歌创作中具有着很强的普适性表现。
关键词:及物诗 遮蔽/敞开 修辞分析 于坚 
解构:后新诗潮的文化品格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43-45,共3页王明科 
后新诗潮始终具有一种解构意识,从还原到寻根,从解构他者到解构自身,其文化品格呈现了一种狂欢化的解构精神。
关键词:后新诗潮 狂欢 解构 
“后新诗潮”向诗歌本体的回归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年第6期160-163,共4页蔡莉莉 
本文从诗人个体、生命体验、语言三个角度分析了“后新诗潮”在诗歌本体观 念上的回归倾向。指出对具体生命体验的表达是后新潮诗人的共同追求;后新潮诗歌对语言 的理解经过了工具化的两种途径,最终达到从存在方式的高度来看待诗歌语言。
关键词:后新诗潮 个体 生命体验 语言 
“语言转向”与后新诗潮的语言策略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84-87,共4页张向东 
本文认为 ,后新诗潮受 2 0世纪西方“语言转向”的影响 ,在特殊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中 ,以语言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力图剥离社会强加给语言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秩序 ,在“语言还原”的过程中 ,抵达生命的平真状态。
关键词:新诗 语言转向 本体自觉 语言哲学 伦理秩序 
语言的先驱——试论鲁迅的白话诗对后新诗潮诗人的影响
《鲁迅世界》2001年第3期52-53,共2页晓音 
在鲁迅先生留下的大量著作中,很少有人提到他的诗歌。尤其是他写于新文化运动期间的几首白话诗。从我们现在的大学教科书中,在现代文学史上所列出的诗歌先驱者的名单中也未提及鲁迅。
关键词:鲁迅诗研究 白话诗 新诗潮诗人 《梦》 《爱之神》 《我的失恋——拟古的新打油诗》 
我看“后新诗潮”被引量:5
《文学评论》2001年第3期148-150,共3页龙泉明 
关键词:新诗潮 朦胧诗 诗人 反传统 个人化写作 诗歌精神 诗歌审美 逃亡 年代 三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